第A28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何家粉坊
耿饼
被雨弄湿的夏天
看狗识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何家粉坊

□孙方友

何家粉坊在北街口,很大的一个院落。院子里栽了不少木桩,上面扯满了绳索,为的是晾晒粉条儿。

何家主人叫何焕章,我与他的小女儿是同学。何焕章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号称五男二女。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儿。高个儿,大稀顶。只是背有些驮。何焕章年轻时曾在镇东郑埠口一个土财主家当粉匠,土改后,他回到镇上,自己干起了粉坊。

豫东一带盛产红薯,原料是不缺的,只是将红薯变成粉条儿,工序较复杂。当时还没有打粉机什么的,一切全是手工操作。每年中秋过后,何家就开始收购鲜红薯。收到红薯后,先淘洗干净,然后倒进一个木槽里,用钢铲将其铲碎。木槽多是用厚柳木做的,长方形,利于两边多站人。底部很厚,为的是耐用。钢铲也是特制的,一尺多长,一拃来宽,背上焊两根二尺高的钢筋,又安上了横木柄。持铲人双手握柄,将大块红薯剁成拇指般大小后,开始上磨。

磨是石磨,我们那地方儿称为“粉磨”,比磨面粉的石磨要大要厚,磨眼也粗不少。磨上方吊有一水桶,底部有眼儿,内插一根芦苇什么的,可不停地朝下滴水。磨盘与豆腐磨相似,周围镶有一拃高的木栏板,留有口,口下面有条大肚砂缸,粉浆流进缸内,再舀出倒进一个很大的粉罗里,开始晃浆,直至将浆“晃”净冲洗几遍后,才开始澄芡——也就是淀粉。淀粉沉下成块后,将上面的水小心撇净,再将粉块挖进一个兜单里,使其沉为一个大砣,晾干后再等到春节前下粉条儿赶年集。

下粉条儿更是一项比较繁重又繁琐的活计,而且需要壮劳力,开锅之前,先是将粉砣砸碎在一个大盆里将其揣成糊状,四条汉子围盆而立用力气。那盆很大很深,放在一个粗壮的木架子上。旁边有专人添水续水。水的温度要适中,不可将粉烫熟,又不可太凉“粉”不开芡。四个人都是光膀子,双手在大盆里揣,边用力边转着圈儿边喝着号子,为的是掏力要整齐。这时候,大铁锅里的水已经烧沸,开始下粉了。下粉人腰系一条大带子,手持粉瓢——粉瓢为铜制,马勺般大小,底部有九个或十一个眼儿。那眼儿有羊眼般大小。铜瓢有长把儿,二尺见长。下粉人一手端瓢,并把瓢把儿掖在腰儿上的大带子里,为的是帮端瓢的手更有力;另一只手开始下粉。旁有一人专往瓢内续揣成的糊状淀粉,下粉人用手不停地拍打。粉条儿粗细可由下粉人掌控,将粉瓢端高便细,放低便粗。粉从瓢里分成数条儿落进沸水里,立刻变熟,就成了粉条儿。锅里的另一边有人将热粉条捞进锅旁的一个凉水缸里,为的是冷却后不再发粘,够一挂了,就有人用三尺见长的细竹竿或木棍儿一下捞出,挂在当院里的绳索上,晒干或冻干。冻干是利用天寒地冻将粉里的水冻成冰,轻轻一敲打冰碴儿便掉下。这种粉条儿在我们那里称为“冻粉条儿”,一般非急卖不下此种粉。

土改后农村中已不允许雇工,何焕章能开粉坊的原因主要是有“五男二女”。1956年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业已结婚,儿子媳妇一大群,开粉坊要有足够的劳力,何家粉坊那几年很红火,后来农村实行集体化,何家粉坊也就随着集体化进程消失了。但何焕章长寿,活到85岁。他活着的时候,人们一看到他就会想起何家粉坊。他离世以后,何家粉坊也像是随着主人入了土,很少有人提及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