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柴老伯的烟袋锅
老物件儿也有新生活
库区移民的新年新话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库区移民的新年新话题
政府补贴、农业养殖、地方产业……
过年这几天,每天从新安发往移民搬迁村孟州的车都是爆满。

每年的大年初一,家里都会来一群亲戚,他们是公公的姊妹。

公公排行老四,上面三个姐姐,下面两个妹妹,一大家几十号人全部都是1997年河南洛阳新安县小浪底水库搬迁的移民,所以每年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总少不了一个话题:水淹到哪儿了?

今年也不例外。记者 薛璐 文/图

移民15年

尤记当年事

四姑搬迁的新家离小浪底库区最近,就几里路,她说:“有时候还能看见咱家原来那几孔土窑的屋顶,水浅时,整个屋顶都露出来了。”

“村里他们今年还在库区旁空地上种了点玉米,还没收,水库放水时一下子就淹了。”

每当这时,公公都会点上一支烟,像是在回忆似的喃喃自语,“咱家住的三孔土窑,你爷爷奶奶的坟,还有煤矿,还有当时给工人盖的十间大瓦房全都在下面。掐指一算,搬走15年了。”

公公所在的仓头乡高崖村有1000多人,其中九成以上的村民都搬迁到了紧挨着洛阳吉利区的孟州市。

“在孟州,专门划出了一片地方给咱村,还叫高崖村,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刻了移民的名单。”同样移民搬迁至孟县的二姑说,在孟县的移民搬迁村,从村里到市区的所有道路,全是由政府出资铺设的水泥路,“路灯都是太阳能的,太阳一照就会发光。”

新村新生活

大家过得都不赖

“现在咱村里的人都不缺钱了,连最穷的家也能拿出个几万块钱。”二姑说,当时每家按照政策贴补了房屋、土地补偿费,每人每月还有50元的补助,一直发够20年,“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盖的砖瓦房,有的还是二层楼,没有人再住土窑了。”

“移民村的旁边就是农场,里面圈了上千亩的地,种了葡萄、沙梨、韭菜、萝卜……要啥有啥。农场雇用临时工,割一天的韭菜、挖一天血参都是60块钱,按天给钱。”

“村里还建了一个贴膜厂,就是生产手机膜的,一个月工资最少2400元,村里的年轻人都来这儿上班。会种地的承包个几十亩、几百亩地,种血参、地黄,还种山药,焦作铁棍山药多有名,一亩地一年能赚几万块,都发大财了。”

“村里再也不缺水了,孟县挨着黄河边,都是沙土地,种出来的庄稼长得好。”

“现在村里的人都不缺钱了,大家都过得不赖。”这是二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洛阳习俗

洛阳城过年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初五“破五”之后,春节才算过完。

正月初一为春节,洛阳老城人人换新衣,天不亮即放开门炮,接着邻居亲友互相拜年。中午,各家均以传统形式做丰盛菜点聚餐,名为团圆饭。午后,到街上、庙中看戏,看社火等,直至深夜。

自初二起,亲戚朋友和邻居间开始相互拜年。人们随身携带礼品,特别是新女婿第一次去岳父家拜年,礼品务求丰厚。这样的走亲串友拜年贺节持续到初四初五(有些亲朋故旧多的家庭常常要持续到初七初八)。

豫C

洛阳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