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房里过年就是得劲儿”
旧日串亲戚时的馍篮子
如今变成了礼品箱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房里过年就是得劲儿”
鹤壁会展中心广场上的“灯笼树”,火红的色彩生机盎然。

鹤壁习俗

过年时,像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守年夜这些都是必须做的,其中“二十六蒸馒头”却是每家每户的大事,据称,因为“发面”的“发”意喻“发财”、“发家”,“蒸馒头”的“蒸”象征“蒸蒸日上”的意思。各家蒸的花糕数量要够二十六到大年初五吃,有的甚至要吃到正月十五。

每家每户都会在年三十的下午上祖坟放鞭炮,请祖宗回家过年,然后在初五这天再送走。

由于鹤壁浚县正月古庙会长盛不衰,逛庙会也成为这里重要的集体民俗活动。

庙会会期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长达月余,波及周围5省80多个市县,高峰期日人流量近30万人,县城四关四街,人流如潮,数省商贾如期赶会,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

期间,杂技、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忙个不停,各种民间工艺品汇集,尤其是“泥咕咕”古朴别致,逛庙会的人都忘不了买几个回去。

□记者 梁晨 文/图

位于鹤壁市山城区汤河街的汤河花园小区,是鹤壁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龙年春节是很多刚刚搬进汤河花园的居民在新家过的第一个春节。

“在新房里过春节就是得劲儿!”1月20日,小区3号楼居民李长善老人笑着对我说。

李长善不善言辞,但一眼就能看出他心里的高兴劲儿。

一个多月前,李长善和老伴才搬进了这所80平方米的房子:两间卧室、一个大客厅,还有厨房、卫生间和储物间。

“掏了3万块钱,就住进了这么好的房子,好着嘞!”

老人说,新房子水、电、暖、天然气、有线电视等一应俱全,厨房、卫生间的墙砖都给贴好了,政府想得可周到。

他们搬进新房后,还添置了电视机、洗衣机、电暖器、抽油烟机等全新的家用电器。

已经70岁的李长善一家五口人,之前住的是60平方米的平房。

谈起以前的房子,老人感慨万千:几十年的老房子早已破败不堪,老少三代住在一起,几百户人共用一个公共厕所。

最怕的是下雨天,家里的盆盆罐罐都拿来接水也不够用。房间里常年背光、潮湿,家具和衣服经常发霉。

“那时候,房子小,一到过春节,年货都把屋子挤满了,来个亲戚都不方便招待。”

通过棚户区改造,不但老两口住上了新楼房,儿子也买了一套。

李长善打量着宽敞明亮的客厅说:“房子大了,年货再多也不怕!亲戚来家,也方便多了。”

说到即将到来的春节,老人说,要多准备点年货,邀请更多的亲戚朋友来家坐坐。

“在小区里住得安全,吃水、用电、卫生全都跟城里一样,而且社保、医保都办了,家里能干活的都找到了工作,城中村改造让我们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走出李长善家,透过几户居民家厨房的窗户,可以看到不少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着准备,让人联想到除夕夜一家人坐在宽敞客厅里吃年夜饭的热闹场景。

对于家乡去年的新变化,在西安打工的80后女孩王艳芳感同身受,“家里变化真大,我都不想在外面打工了,准备找个机会回来。”

碰见王艳芳时,她正骑着自行车在淇河边上溜达,圆圆的小脸冻得红扑扑的。

“这里就是淇水诗苑吧?真有意境。有小孩应该经常带过来,从小就受我们淇河文化的熏陶。”

走到淇水诗苑时,王艳芳高兴地赞叹,“回家这两天不管走到哪里感觉都很好,比在大城市生活还舒服,鹤壁幸福感指数全国排名第七实至名归。”

走到市艺术中心、光明大厦、观景大厦、金融大厦跟前时,王艳芳飞快地按下相机快门,她说:“这些建筑好,我要拍下来,让我西安的朋友们也看看鹤壁的标志性建筑。”她还说,自己过完春节回西安的时候还要带鹤壁的土特产——缠丝蛋、无核枣给朋友们尝尝。

鹤壁

豫F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