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车回家
一路不用下高速,一路到咱家
吃饺子、炸油条
移民新村里红红火火过新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吃饺子、炸油条
移民新村里红红火火过新年
看看居民新家
王玉华(右二)和家人在一起。

吃饺子、炸油条

移民新村里红红火火过新年

逛逛移民新村

新乡市封丘县陈岭新村在封丘县南部,离县城约10公里。

陈岭新村是2011年河南省第二批移民单村最大的村庄,现住移民2000多人。

1月23日上午,刚进入村内就看到整齐划一的移民新村,每座院子两层的楼房坐北朝南,宽阔的马路,家家户户挂着红色的灯笼,贴着喜气的对联。

街道上不少村民穿着新衣,喜气洋洋地相互拜年问候。

在3排87号的王玉华家,崭新的院落,地面上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炮纸。

“我们是2011年8月份从南阳淅川县城镇陈岭村搬到封丘的。”王玉华说,家里有7口人,公公、婆婆都70多岁,两位老人身体健康,最大的爱好是在村内的活动中心去健身或是在广场上和其他老人聊天。大女儿在深圳打工,年前才回来。还有一对龙凤胎目前在村里上小学。

进入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2米高、1米多宽的毛主席画像。

画像下面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幅裱着《年年有余》的相框和两个插着花束的花瓶,东墙和西墙上挂着王玉华闲暇时绣的“十字绣”,客厅打扫得整洁明亮。

“我们第一次在这儿过年,年前封丘县政府的领导给我们每家每户发的有灯笼、对联,每户每人还补助了100元钱。平时还经常地慰问我们,帮助我们解决困难,感谢政府的领导。”王玉华说。

移民新村话习俗

中午,王玉华开始在院内为家人准备午饭。北侧用泥土堆了一个临时的炉子,炉子上的油锅冒着热气,一根根油条在油锅里来回翻滚着。

“我们原来的家乡习俗都要吃饺子和炸油条。”王玉华说,过年了需要炸好多食物,在新家的厨房内怕把把房子弄脏了。

邻居78岁的陈吉太老人来串门了,说起过年习俗,老人兴致勃勃地说:“这里和我们那里的规矩差不多,初一早上吃过饺子,辈分年纪小的,要向岁数大的拜年。初二走亲戚。有一点是这里的人们春节都吃馒头包子,而我们的习俗是家家户户炸油条吃。”

这时,王玉华的大女儿说午餐已经准备好了,各样的扣碗和炒菜摆了满满一桌。

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端起了庆贺新年的第一杯酒。

新乡

豫G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