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理发匠的根本
网络江湖
坏蛋有人爱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网络江湖

□马继远

网络上没有江,也没有湖,但网络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江湖”。这点,凡在网络上“泡”过的人,都会有同感。

最经典、最传统的江湖,只存在于古代,没有哪个现代人经历过。现代人对江湖的认知,多来自于武侠小说和影视剧。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大师,便是很多人武侠梦的缔造者。当然,古时候也有武侠“作家”,影响却似乎不及金庸他们。武侠小说影视化后,江湖的形象在人们眼中更加清晰:大漠黄沙、竹林清溪,名山大川,雪域高原……都是武林高手们随心所欲来去如飞之境;家恨国仇、儿女情长、盖世神功、正邪交锋……这些江湖必备元素,也样样不可或缺。

经典江湖引人入胜,看得多了,自然心生羡慕,期待能够梦回江湖。穿越古代不可能,落寞的现代人,就在网络上,铺陈张扬着自己的江湖梦。江湖上有点名头的人物,个个都有名号,网络上混的,也有自己的网名。网名要多奇特有多奇特,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不敢叫的。也有厉害角色,奉行“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实名上线,大概是想向众江湖人物昭示一种大侠气概。

不过,没有几招“真功夫”,仅凭奇谲诡异的名号,想在网络江湖上叱咤风云,还真不是个事。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之类的绝世武功,在网络这个摩登江湖里面,已显得老土。网络上“要文斗不要武斗”,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大侠。网络江湖里讨生活,靠的是思想、观点、文采、语言和表达。只要不触犯法律、道德、政治底线,表达绝对自由。那些对社会事件反应灵敏,并能发出真知灼见的人,往往会引来众多拥趸。名人的博客、微博,关注的人多,正与他们表达出来的思想有关。博主、论坛坛主,还有他们的这“粉”那“丝”们,组合起来,还真有点像武林“帮派”。

“帮”有帮规,江湖有江湖的规矩。网络江湖,当然也少不了规则。诸多原本可能素未谋面的人,戴着网名这个“面具”穿梭网络,有动辄“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相敬如宾的,有“井水不犯河水”视而不见的,有“你好我好他也好”相互捧场的,更有言辞不合恶语相加的。

发生摩擦抵牾时,江湖人物深怀不露的恶毒功夫——“骂功”,大多要派上用场。网络江湖上走走看看,经常会碰上几场“对骂”的好戏,名人也罢、凡人也行,都已经并且将要继续发生。“口水战”这种事,如同江湖帮派之间的混战,各色人物都要粉墨登场,诸多观点杂乱纷呈,热闹非凡。争吵混战中,免不了有人动粗口,名人也莫能例外。当闹到触犯网络江湖规则时,遭遇的就只能是“封杀”。

网络这个让无数人驰骋其间的江湖,触角遍及天涯,场地无限广大,是非恩怨自然也无限的多。网络所以精彩,大概也有诸多“口水战”的功劳吧?电影《卧虎藏龙》里,李慕白曾道:“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刀剑里藏凶,人情里何尝不是?”这台词,或许是对江湖最为哲理化的表达。江湖就是人心。在网络江湖的无数末梢,端坐电脑前,操纵键盘鼠标的,也正是一众人心。网络江湖的种种乱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细细思量,现代人用冰冷的防盗门对待近在咫尺的邻居,用冷酷的面庞对待我们每天见到的路人,用视而不见对待身边跌倒的老人,却在虚拟的网络江湖里,对着那些可能身处天涯海角,可能素不相识的人,打开windows(窗口),或敞开心扉,或嬉笑怒骂……乐此不疲!这种网络江湖式生存,难道不是现代人的悖论?

前几日,几位朋友在一块闲聊。有朋友提出疑问:假如没了网络,会不会有人自杀?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传统江湖故事里,想退出江湖的人,多半会被仇家追杀而不得善终。被网络捆绑得太深的现代人,要他主动退出江湖,似乎总不可能;假如真的没了网络这个江湖,不需要“仇家追杀”,或许真有人会因无所适从而“自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