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发现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动动手指 自己轻松搞定理赔
苏式风格建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位骑友说:
苏式风格建筑
应该是郑州城市记忆
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让它们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他历时一个月拍摄数千张图片
“盘点”了市区30多处苏式风格建筑
河南农大的苏式风格建筑,文化的传承。

应该是郑州城市记忆

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让它们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他历时一个月拍摄数千张图片

“盘点”了市区30多处苏式风格建筑

2月23日,晚报《郑州三棉部分苏式建筑被拆》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晚报读者、骑友“八大山人”被深深触动。他作好详细规划,每天晨骑探访,历时一个月,完成了“郑州现存苏式风格建筑大盘点”。记者 张翼飞/文 骑友 八大山人/图

区域一:行政区及铁路片区

主要集中在经二路、纬四路、政一街、政三街、顺河东街、陇海西路等路段。

区域二:工矿厂区及其家属区

主要集中在棉纺路、伏牛路、岗坡路、建设路等路段。

区域三:科研、教育、医疗等机构

主要集中在金水路、大学路、文化路、农业路等路段。

对苏式风格建筑有研究的读者,我们希望你拨打晚报热线96678赐教。

苏式风格建筑,应该是郑州的城市记忆

“八大山人”说:“如果说北京的记忆是回荡在皇城根儿的大气厚重,上海的记忆是留存在石库门的流金岁月,杭州的记忆是印刻在千年西湖的痴情娇嗔,那么,郑州的记忆呢?苏式风格建筑是郑州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问“八大山人”:“你在市区内发现了多少苏式风格建筑,怎么判定这些建筑是苏式风格?”

他说:“我依据的标准有3个:一是根据以往的积累和大家的推荐;二是看卫星地图(苏式建筑红顶特征比较显著);三是利用晨骑时间走街串巷寻找。苏式风格建筑的基本特点是:灰色砖墙、浮雕装饰、木制大尖顶屋顶,大多4层以下。”

关于郑州苏式风格建筑的来源,我也作了一番搜索。

史料记载:为使城市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布局,适应作为省会城市的需要,1953年,在苏联专家穆欣(又译为莫欣、莫辛)的帮助下,郑州搞了一个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草图。穆欣可谓大名鼎鼎,他由国务院外国专家局招聘而来,被派至国务院建筑工程部门工作,指导了北京城区、天安门广场改建方案的制订,也指导了全国多个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筑规划。

三大区域展示郑州苏式风格建筑全貌

最初,“八大山人”统计的苏式风格建筑为25处。后来,网友们为他拾遗补缺,又加上了河南饭店、新华社河南分社老办公楼等四五处。目前,最为准确的数字为30多处。我从“八大山人”拍摄的数千张苏式风格建筑的图片中精选出一部分与读者分享,共同留住一份城市的记忆。

就像他在帖子最后说的那样:“也许过不了多久,苏式风格建筑会从郑州人的视野中消失,事后,有人可能产生更为强烈的思念与怀古。如果能统筹兼顾,择其经典,保存一片或几片像郑州三棉办公楼、家属区或纬二路居民楼院一类的精品建筑,肯定会成为我们这个城市的一笔宝贵财富。”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