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邱贵平 说来惭愧,16岁之前,我一直弄不明白“夜上海”、“夜香港”、“不夜城”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也难怪,我那偏僻的家乡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才点上电灯,而我也是在这个时代开始从农村包围城市的。 如今,我就生活在一座“不夜城”里,越来越多、越来越亮的灯光污染着我的视线,蹂躏着我的睡眠,摧残我的健康,最要命的是,我已经不能够在不黑的夜里专心致志地思考和写作。我开始揪心揪肺地怀念过去的夜晚。过去的夜晚多黑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黑得刺激,黑得神秘,黑得让人充满想象和创造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黑夜愈黑,黑暗的眼睛就愈能寻找光明,自从灯光普照人类和城市以来,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作家似乎愈来愈少。 过去的夜晚,不仅黑暗,而且浪漫。如果说黑夜黑得像神话,那么,有月亮和星星的月空和星空则浪漫得像童话。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孩提时代,都曾经在宁静的夏夜,在屋外的大树底下,坐在矮矮的板凳或者竹椅上,一边仰望夜空看月亮数星星,一边听大人讲古老的故事;在寒冷的冬夜,一家人或者一伙人,则围着一盆炭火或者篝火,一边听大人讲古老的故事,一边感受着夜的黑暗和恐惧。 逝去的东西是找不回来的。你也许可以在偏僻乡村重温夜的黑,重温灿烂星空和皎洁明月,然而,现如今,再偏僻的乡村,森林也被破坏殆尽,没有了森林衬托的夜晚,显得那么空洞苍白。山上没有了树,正如豺狼虎豹嘴里没有了牙,而没有森林衬托的夜晚,妖魔鬼怪便无处藏身,不再神秘刺激。 我们这一代人还可以怀念过去的夜晚,而我们的孩子,已经无法体验原汁原味的夜晚。在他们的生活中,星空已经不复存在,替代天空和星星的,是天花板和霓虹灯,是电视和电脑屏幕。爱迪生发明的电灯让人类走出对黑夜恐惧的同时,也让人类失去了夜空之美。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的夜里,那些完全被现代文明覆盖的地区,几乎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黑夜。卫星图像显示,在北美、西欧、日本、韩国大部分地区,夜晚已经变成不落的黄昏,接近一半的地球人已经无法凭肉眼看见银河系。璀璨星空是世代流传的宝贵遗产,随着光污染的不断加剧,它的真实面目只能留在图书和天文馆里了。 对我而言,怀念过去的夜晚,其实是对夜空另一种形式上的仰望,这既是生理也是心理上的需要。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