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上午,哥突然从老家打来电话,叫我替上大一的侄女找份暑期工。 你不是有同学在公安局吗?他说。 放下电话,迟疑半天,求人的事,总有些犯难,最后还是厚着脸皮给同学打电话。 不可能的!同学一口回绝,临时工都是文职,正式招录的。局里三令五申,禁止私召,在局里打工,找谁也办不成,老同学,你就别忙活了…… 不大放心,找另一公安局的同学打听,说法大致相同。 想着哥在农村生活艰辛,这点小忙我都帮不成,很有些愧疚,一天没有跟哥联系,为如何措辞犯难。没想到黄昏时分,侄女突然打来电话,说她找到工作了,就在公安局!我吓了一跳,忙问她怎么找的。 她说,其实很简单,我跑到公安局,直接问:局长在吗?一高而胖的男子说,有什么事?我说,我是公安大学的,想利用假期在局里打两个月工,有机会吗?他看了看我的学生证说,可以的,你明天来吧,到案件队当内勤。 我不敢相信,问她: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她兴奋地说。 听她的描述,她遇到的这个人,正是我同学。我打电话问同学,你不是说三令五申,不是说要正规考试吗? 同学惊讶道:天哪,这个女生,就是你侄女?太巧了!是这样的,三令五申,确实有的,正规考试,也是要求的,暑假期间,有许多人利用关系想往局里安插,不这样规定,早就乱套了。不过也有例外,你这个侄女就是!她直接找到我,她所学的专业、她的胆量、她的自信,都是非凡的,我看中的,就是这一点,她其实已经考试过关,或者说免试,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胆识。我的想法是,如果她假期表现不错,将来毕业了,还可以来我们这里工作,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才! 一个想像里很复杂的问题,就这么简单地、戏剧化地被一个孩子解了! 从侄女身上,我似乎看到自己早年的一些影子,那时,我不谙世事,不屑于一切关系学,会单枪匹马地跑到金碧辉煌的单位,气度不凡地问:“谁是局长?”“董事长在吗?”“我要找总编”…… 年轻,就是单纯,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凭借这个胆量,往往能做出非凡的成绩,而随着年纪增长,这个锐气、这份单纯、敢想敢干的劲头哪里去了?我们习惯了用复杂的大脑,来思考简单的问题,于是,一切都变得复杂起来,遇到事,我们总想借别人的光亮,而忘记了最大的贵人就是自己。 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则童话。夜里,小萤火虫跟着妈妈,在田野里飞来飞去,她的妈妈屁股后面挂一盏很亮的灯笼,光芒万丈,是她的太阳,让她不迷路。然而一天夜里,妈妈说,你自己去飞吧。小萤火虫急得快哭出来了,说我又没有灯笼,找不到回家的路。妈妈说,你看看你后面,不也挂着一盏灯笼吗?小萤火虫回头一看,可不是吗,她的屁股后面,也有一盏灯笼,发着灿灿的光! 我把侄女和小萤火虫的故事告诉女儿,女儿正面临小升初,她想上一所学校,我又苦无门路。她听了说,妈妈,我可以抱着我的获奖证书,自己去找那所学校的校长吗?我说,亲爱的,当然可以,你就是小小萤火虫,你有自己的光芒。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