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没有发芽的种子
张艺谋的预见
品读蒙田的“中庸”
家 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品读蒙田的“中庸”

□叶姝

法国思想家蒙田在他的“随笔”中写道:

探究哲理就是体验“生命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哲理,是蕴涵于人类生命历程中的文化元素。生命诚可贵,思想价更高。“生命过程”每个细节同样繁荣与精彩,生命的自然规律,精彩的人生价值;不必为生命的成长而雀跃,亦不必为生命的结束而惧怕,不偏不倚,享受和思考人生的完美,这是一种人生的“中庸”,是大智慧。

近读《蒙田随笔》,如同完成一幅拼图,随着阅读的深入,文字的碎片在我脑海中日渐拼就出一位形象愈发清晰的思想家蒙田:生活在战争频仍、瘟疫横行的年代,蒙田选择的是宁静以致远,不为眼前的满目疮痍而忧伤,亦不为思想的伟大而欣喜。

这份难得的内心的宁静,近似我国古代“中庸”的思想哲学。中庸认为,人性非善亦非恶,我们应该力求达到的是一种善恶、好坏之间的平衡状态,“过”与“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生活态度。然而,这种平衡无法度量——善、恶的重量无人知晓,将它们放置天平的两端,何时天平会平衡呢?如此,寻找平衡成为中庸者的永恒追求。品味蒙田在随笔中关于“生命过程”的讨论,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他对生死不偏不倚的态度,即一种智慧的“中庸”态度。

“生命过程”,是一个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反省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值得我们体味和思考,品味“生命过程”,就是品味“人生价值”。人生漫长,而又人生苦短,为什么蒙田不去更多更好地享受和欢腾生活的美好,反而愿意去整天思考“生命的终结”这样一个问题呢?

一个时刻想到“生命终结”的人,他一定是怀着伟大的思想哲理,他在认真而轻松地探究“生命历程”,用“生命成长”探问“生命终结”的意义,又用“生命终结”去追问“生命成长”的价值。因而,在蒙田笔下,“生命终结”变得自然、轻松,他对“生命终结”的静观丝毫没有搅扰他的宁静的生活。蒙田要为我们揭示“生命终结”的深邃真谛:“生命终结”即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又是“生命成长”走向辉煌的巅峰状态;“生命历程”中的每一个时段、过程,都能真实的、本能的表达“生命价值”形态;从而积淀成源远流长的人类生命文化,形成独具人文特色的“生命价值链”,千秋万代,光耀熠人。

从此可见,蒙田的“中庸”思想哲学,始终放在人类生命价值体系的“中间”,并与“生命历程”拉开一定的审美距离,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敬畏生命,崇尚生命,赞美生命,热爱生命,用“中庸”理念观赏生命历程中的多个美学元素。所以蒙田的生活波澜不惊,透出一种深沉的宁静,恰如真水无香。

由此可见,蒙田思考生命、热爱生命,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蒙田第二次任法国波尔多市长期间,波尔多暴发了瘟疫。那迅速蔓延的瘟疫吞噬了蒙田居所附近众多的鲜活生命。面对此情此景,蒙田没有选择继续驻守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而是带着他的家人“逃离”了住处。于是,对蒙田的批判像乱箭一样射向他,人们指责蒙田是畏缩的“胆小鬼”、“懦夫”。但人们不理解的是,受瘟疫威胁的生灵已越过了“中庸”之界、过度逼近“生命终结”。这无疑与蒙田毕生追求的生命平衡状态背道而驰;平衡,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和放养;偏离平衡必将带来生命的损伤。当那些对蒙田“出逃”的责骂声变成空洞的游走魂灵时,蒙田在经历了半年的颠沛流离后,又重新回到了故乡,并完成了他的不朽思想名著“蒙田随笔”。

蒙田对于生命欢愉有着与他看待“生命终结”的相同态度——那就是“适度”。他不否认欢愉是人类的追求,但也不过分夸赞或者悲伤。欢愉是一种令人无法抗拒而充满诱惑的美,人们通常在美的面前失去自控能力,常常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喟叹。然而,过分的欢愉会打破生命平衡,正如味蕾的尽兴会带来消化系统的悲痛一样,失度的欢愉会缩短脆弱的生命线。

蒙田说,我们不能被生命的欢愉主导、控制,使我们忘却欢愉的巅峰有终结在守候。然而,蒙田也并非一个拒绝一切生活享乐的“苦行僧”,他是一个懂得适度愉悦的人,是一个懂得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人。这个适度,便是“中庸”的天机。古代《中庸》写道:能掌控情感便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在思想家蒙田的内心,理智与情感并驾齐驱,二者共同调节着人类的喜、怒、哀、乐,从而达到平衡,实现一种生命的“中庸”,不偏不倚,恰到妙处。

“中庸”认为,给予万物生命的自然中,蕴涵着完美的平衡,人们应当向自然学习,探求生命的“平衡”之美。与中庸思想不谋而合的是,蒙田也以大自然的口吻再次阐述了他对生命的认识。他之所以借自然之口进行哲理式的阐释,是因为他对自然生命的追崇和思考。蒙田认为,自然中包含着大千世界的规律和文化,这其中的哲理便是平衡。生与死,欢愉与悲伤,都在自然中保持着平衡,随缘任运,生生不息。

穿越千年时空,蒙田与中国古代的“中庸”思想家微笑相拥,笑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时空,像一道完美的彩虹,是自然和思想的神笔。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