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地,突然”——于会见油画作品展昨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观众:他的画中有一股力量 昨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大地,突然”——于会见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油画作品30余幅,吸引了大批前来观展的画家和美术爱好者。 之前,于会见已于2月、5月分别在何香凝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举办展览,获得巨大成功和反响。艺术界专家如此评价:“半年里,他完成了众多画家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完成的事情,他必将成为中国油画界的一个传奇。” 记者 尚新娇 北京报道 现场:“大地,突然怎么了?” 初秋,中国美术馆门外贴了一张底色土黄的巨幅海报,淡淡的色调看起来不事张扬,但其“大地,突然”几个大字却格外引人注目,再看画面也颇有新意,“推土机像一个怪物在黄土上横冲直撞,将土地拉得满目疮痍,鸟找不到归巢,湖泊显得微小,塔在苍凉的大地上显得怪异……”画面吸引着来往路人好奇的目光。 昨日下午3点,“大地,突然”——于会见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人们接踵而至,“大地,突然”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其背后有什么深刻内涵?这一想法成了观众观展的悬念。 据主办方介绍,于会见的画展不像以往画展,给人带来唯美、赏心悦目的艺术观感,他的画偏重视觉与感受,透出了非常强的精神光芒,他是一位世界的思者。中国美术馆欢迎更多这样的画展。 据悉,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策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汝信,著名教育家和艺术家袁运甫、杜大恺,《美术》杂志总编尚辉,《中国艺术报》主编朱虹子,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等艺术界名流出席开幕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于会见的母校,所以出席此次开幕式的许多是他的老同学。他的母校老师、清华大学教授杜大恺在发言中说:“现在的于会见早已不是当初在校时的于会见,而现在的于会见是一个怎样的画家?‘大地,突然’究竟表达了什么内容?思想深度在哪里?还有待于大家去看他的画。” 杭间在开幕式上告诉大家,这是画家于会见今年举行的第三次画展,之前已于2月和5月分别在何香凝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办展览,获得巨大成功,社会反响强烈。 一位穿红格衬衣的老年人,在于会见的巨幅作品《英雄赞歌》面前端详半天,只见他先是进两步,然后又退两步,口中似乎还念念有词,当记者问他对这幅画的看法时,他说:“我在看这幅画究竟表现了什么,这一个个色块都不具体表示,但又像说出了要说的话。” “他的画离现实很近,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一位观众对记者说,“你看,土地被挖得满目疮痍,河流被污染,小鸟失去了天空,生态被破坏了,人们也就失去了家园。他的画中有一股力量,那就是用画笔来表达对土地遭受污染的不满。” 一早从陕西赶来参加画展的张先生,本身是搞油画专业的,只见他举着相机,按动快门,不停地拍。先是整体,再是局部,恨不得将全部画面和绘画细节吸纳进去,记者瞅着个空隙问了一句,他一边和记者聊,一边继续手中工作:“不错,不错,表现力都不错,边边角角都能体现出来,我对他的画面语言很有感觉。” “我以前画过水彩画,一直喜欢唯美的东西,这次看于会见的画,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说明好的画不都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苍凉的、苦涩的。”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