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通过电脑搜索资料,通过字典查询生字等,再平常不过。 但是,对于许多农村孩子来讲,甭说价格不菲的电脑,就是“廉价”的(一二十元的)新华字典,想拥有都是奢望。 农村有许多孩子一直到小学毕业都“没见过字典长啥样”。我们只要省出一两盒烟钱、一两碗面钱,就能帮助贫困地区这些“眼巴巴”渴望学习的孩子。 记者 孙庆辉 李红辉 文/图 本报讯 5日,巩义市北山口镇南官庄小学沸腾了,“叔叔阿姨们来送字典啦!”南官庄小学校园不大,干净整洁。两层教学楼前的操场上,“捐字典,送希望”活动正在热烈举行。郑州日报社副社长王天亮为师生发放了字典、词典(图2)。捐助活动由晚报自今年5月9日发起,迄今已有3所贫困小学得到了捐助。 郑州日报社全体驻村工作队员与记者参加了活动,王天亮现场勉励孩子们:“这些字典都是叔叔阿姨在晚报‘少抽一两盒烟、少吃一两碗面送贫困地区孩子一本字典’的感召下,捐赠给大家的,希望大家从小学会感恩,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报答爱心人士,报效祖国。” 送字典:教师节最有爱心的活动 现场,南官庄村村支书李东伟成了搬运工,帮助搬运大箱的字典。他说:“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没有字典,学习很不方便。就好比是种庄稼,误了农时,就会减收;教育也是这样,如果孩子小时候文化基础没打好,就会耽误一辈子。” 南官庄小学学生主要来自周边农村。现有1至4个班级,共100余名学生,10名教师。校长李朝阳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晚报及爱心人士送字典给孩子,是今年教师节最贴心的爱心活动。 100本崭新的《新华字典》依次发到了每个孩子手里,10名语文老师也各自领到了一本全新的《现代汉语词典》。 现场:小学生抱着字典亲吻 操场上“嗷嗷待哺”的小朋友们激动得小脸通红,不住高喊:“我没字典,我要字典!” 有一个小男孩拿到字典后,赶紧亲了一口,眼睛笑眯成一条线。8岁的刘迪艳拿到字典,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她问记者:“真的送给我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很激动,说她课余时间喜欢读书,书读得越多,不认识的生字越多,很盼望有一本字典。这不,手拿字典的她很快就找到自己的姓“刘”字。为此,她兴奋不已(图1)。 目前“捐字典,送希望”爱心活动已捐助3所学校:巩义南官庄小学、新密姚山希望小学、登封文武希望学校。 活动尚在进行,爱心人士可赴本报助捐。 地点:郑州市陇海西路80号(陇海路与文化宫路口)报社大楼305室 联系电话:96678 公交:乘9路、K9路、216路、59路、301路、273路、T5路、211路、BRT(桐柏路陇海路站下车向东200米路北)至“郑州日报站”下即到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