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3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省“开审”
工商系统财政收支
最高法支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
鼓励河南法院先试先行
如意新城 郑东新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如意新城 郑东新区
打造生态宜居 金融服务新城
郑东新区,梦想和奇迹并存

□记者 马燕/文 马健/图

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增长区,郑东新区历经10年的开发建设,金融机构集聚,金融业态丰富,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发展势头强劲,成为郑州城市化发展的精华和浓缩,充分发挥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金融集聚功能突显

2014年区内金融机构达150家

位于郑东新区商务内环路上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家全国性、规范化的粮食批发市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交易中心。2006年,郑州市场被国家粮食局确定为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该中心总经理助理刘正敏说,2007年7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整体搬迁入驻郑东新区。“当时,郑东新区是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方向,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作为我国第一家全国性、规范化的粮食批发市场,我们很快同意要占领郑东新区这个先机。”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过深入论证,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发展目标已逐步明晰:到2014年,初步形成服务中原经济区的金融产业体系,区内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50家;到2016年,基本建成服务中原经济区的金融中心,区内各类金融机构达到200家;到2020年,力争把郑东新区建成辐射中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金融服务重要节点。

作为第一家向郑东新区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郑州市郑东支行行长卢炎武说,成立于2003年3月的郑东支行,和郑东新区在一同成长中:9年来员工人数从7人发展到现在的80人;营业网点从1个发展到今年年底的7个;存贷款总盘子从零起步,发展到目前经营利润等核心业务指标均居系统内前列;从一个普通的单点支行已发展成为系统内的绩优银行和区域内的主流银行。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向郑东新区提供授信近60亿元。

美丽龙湖本月底实现蓄水

东区内1/10将由水“占据”

提到郑东新区,就不能不说到它美丽的龙湖。

郑东新区建设者说,龙湖是郑东新区的点睛之笔,是郑东新区“如意”形态的关键性工程。

郑东新区建设环保局副局长唐成勇介绍,龙湖区域规划道路总长174.6公里,共77条道路,42座桥梁,3座立交桥,计划总投资约116.5亿元。今年计划开工建设10条路段,3条隧道(其中2条湖底隧道),4座桥梁,3座立交桥,计划完成投资22.77亿元。

备受关注的龙湖工程总投资18.76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6.56亿元。目前,深40米、总长23.2公里的防渗墙工程基本完工,龙湖已初步成形;魏河改线工程、龙湖出口控制闸等配套工程根据龙湖工程进度同步实施,计划9月底蓄水。龙湖蓄水后,将新增水面600万平方米,并与起步区生态水系衔接融合,水面总面积达11平方公里,约占郑东新区规划面积的1/10。

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2014年初步建成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中心

“再完美的理论、再宏伟的蓝图、再缜密的谋划,关键在落实,落实的核心在干部。” 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吴福民说,该区将以城镇化不断加快为背景,确立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业。

郑东新区未来3年的总体部署是:构建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流产业基地,到2014年,服务业发展年均增速不低于16%,金融业占服务业比重分别在50%以上,商贸业在20%以上,总部经济和科研创意产业等在30%左右,基本建成服务中原经济区、辐射中西部的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以龙湖区域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一流城市新区,未来3年,年均政府投资不低于100亿元,新建道路100条(段),新开工项目200个等。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