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6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密市开展“创业示范店”评选活动
重修庙宇,挖出明清石碑
中原区航海西路街道网格长成功制止违建
新密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1名公务员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登封市大金店镇海河湾村
重修庙宇,挖出明清石碑
相关专家尚在进一步鉴定中

□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付晓文 苏爱云 文/图

本报讯 近日,家住登封市大金店镇海河湾村五组的闫某反映,在其等修葺荒废已久的五岳庙过程中,挖出了两通属于清朝、明朝年间的石碑(如图)。

记者当日来到五岳庙,看到了出土后的石碑。其中最大的石碑伫立在正殿前焚金炉的左侧,碑角稍有残缺。经测量,碑高170厘米、宽80厘米、厚20厘米,从碑刻获悉,该庙于明万历四十六年重修,万历十六年功成告竣。另外一座体积较小的石碑,通过碑刻得知该庙曾在雍正二十年再次修葺。村民闫大爷告诉记者,2010年9月,曾对五岳庙进行过修葺。为了尽快恢复庙宇全貌,他便组织村民崔某、刘某,凭着残存的记忆,在庙宇周围挖掘石碑。随着挖掘机“轰轰”的响声,两通石碑终于重见天日。

据大金店乡政府段主任介绍,大金店镇五岳庙位于南城子村的西北角,曾占地3325平方米。南城子村古称负黍城。据《世说》记载:“夏商周时期,舜迁都于嵩山负黍城。”自此,负黍城经济日渐繁荣,一直持续到唐朝贞观之治年间。期间,五岳庙香火旺盛、门庭若市,一度达到鼎盛时期。然而,随着朝代更替变迁,1942年民国后期,国民政府13集团军军长张雪中、石觉为了修建中正堂,大肆分拆庙宇,最终导致五岳庙损毁,依庙而立的石碑也随之不见踪影。

据村民闫大爷讲,1982年,他自发组织3名村民对废弃的庙宇进行修建。五岳庙分为正殿、西配殿(广胤殿)和戏台。为了恢复五岳庙的全貌,闫大爷分别在2009年、2010年对五岳庙进行了系统的整修。历时29年,修缮后的五岳庙占地1150平方米。

据了解,得知消息后,已有文物专家分别对五岳庙石碑进行了走访勘察,“还需对这两通明清石碑的确切年代、历史以及自身价值作出更全面的鉴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22501 2012-11-23 00:00:00 五 重修庙宇,挖出明清石碑KeywordPh相关专家尚在进一步鉴定中登封市大金店镇海河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