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 为民服务零距离 完善城市设施配套 11月29日上午,在宏河路上,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工程处的6名工人正在路上进行污水作业。这只是市政工程管理处平时工作的一项,“现在是冬季,赶紧清污,以免到了雨季影响窨井使用。” 城市管理局的工作直接关系市民生活,体现城市形象和品位。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葛震远介绍,近年来,城市管理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郑州都市区建设,服务和改善民生这条主线,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保障发展”的原则,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晚报记者 马燕 文/图 城市服务功能取得长足发展 据了解,我市已形成了以黄河水为主、地下水为补充、水库水应急的多源供水,建成了柿园水厂、东周水厂等五大水厂,日供水能力达92万立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100%,水质综合合格率为100%。天然气供应规模达到6.33亿立方米,10年间增长了近8倍,天然气用户发展到110万户。燃气汽车从无到有,已经发展到1.4万辆。 现在正是供暖时期,我市已建成供热管网830多公里,热交换站960余座,集中供热能力达到36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502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已逐步构建起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污泥处理“三位一体”综合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心城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服务面积拓展到310平方公里。日污泥处理能力600吨,实现我省污泥处理重大突破,尤其为解决北方农业大省污泥出路问题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中心城区已初步形成立体化、现代化综合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框架 现在出门去火车站,无论是去西广场还是东广场都很方便。 葛震远说,中心城区铁路跨线桥已于2010年12月建成通车,火车站西出口站前广场已投入使用;黄郭路、南三环-京广路跨线立交桥等24项市政道路、立交工程已建成通车;对东西大街、郑汴路、经三路等道路进行了精品街整治,新建了新柳路、中原西路等三环以外的主次干道,改造了大学南路、郑上路、郑花路等出入市口,完成了黄河路南阳路口等22个道路交叉口拓宽渠化改造和花园路黄河路口等20个拥堵路口的综合整治。城市路网结构逐步改善,中心城区初步形成由高架道路、立交桥和地面骨干道路构成的立体化、现代化综合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框架。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