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预算编制弊病不改,年终突击花钱不止
“每年2700亿不知去向”是“公路三乱”之源
城市话题
关注民生
媒体评说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媒体评说
人民日报
电视问政不能止于眼球效应

大众日报

公开票价构成才能谈是否合理

火车票价是否合理,人们的质疑由来已久,但一直缺乏让人信服的回应。火车由慢车变为快车,价格几乎翻了一番;由特快变为动车,价格差不多又贵了一倍;由动车变为高铁,价格再一次上涨差不多一半,遵循的是“提速—大幅涨价”的逻辑。按说,铁路建设是公共建设,纳税人已经支付过一次,或者支付了一部分,建设成本又该怎样计算到票价里呢?张艺谋5分钟的宣传片花掉1850万,1125元一个的纸巾盒,近8万元一个的洗面器,也应该原封不动地计入建设成本吗?铁路内部优惠甚至免费一直持续至今,这种“内部自肥”的福利也应该算到运营成本里面吗?在公众基本知情权都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谈票价是否合理,其实有点奢侈。

人民日报

电视问政不能止于眼球效应

相比一些地方搞关门总结、自我表扬,日前武汉、温州等地“电视问政”的火热现场令人耳目一新。暗访短片揭短亮丑、市民“考官”毫不客气地逼问、“应考”干部脸上直冒汗珠,这富有冲击力的一幕幕,通过直播镜头传到千家万户,搭建起一个百姓参与、官民互动的考场。通过电视传媒打开大门吸引公众参与,又通过考评百姓意见大的问题提升关注度,这样的考试颇有创意。然而,热闹之中也有隐忧。有人担心,时间一长,观众审美疲劳了,干部学会应对技巧了,电视问政还能问出真问题吗?有人疑虑,干部在节目现场斩钉截铁,出了电视考场能不能一条条落实?还有人质疑,为什么非得上电视才能解决,平时干什么去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