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公益募捐30天仅收到100元,这让发起者对如此募捐结果感到很是意外,毕竟募捐打的是广东省慈善总会的旗号。然而,与公立慈善组织募捐遇冷相比,现在很多民间慈善组织却是“风生水起”。 (1月7日《工人日报》) “公立”拼不过“民间”,无伤慈善 □贾志勇 对于公立慈善组织而言,募捐一个月仅收到100元钱,脸上挂不住,感觉很难堪,是一定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尴尬,原因很简单,就是公立慈善组织运行不够公开透明,未能得到公众的认可。一言以蔽之,是诚信度不够。 不过这样的尴尬,对公立慈善组织而言,其实是好事。起码可以倒逼公益慈善组织有所反思,会千方百计完善现有机制体制,在赢得公众信誉上狠下功夫。不然,公立慈善只会走进死胡同,前景黯淡。 而公立慈善遇冷,民间慈善组织竟“风生水起”,这样的反差,只会让我们宽慰。这说明公众的慈善心怀永在,人人心中葆有的慈善底线不泯。这,就给我们一个信心。当信心在,慈善总会有一个出口。公立的不行,就退归民间,民间的不行,就退归单个的人。 基于目前的慈善状况,笔者以为应该鼓励民间慈善组织迅猛发展,多为其提供便利,而不能打压。现有公立慈善组织,即便募捐不到钱,完全可以为民间慈善组织提供各类救助信息。公立慈善组织自身救助能力和功能弱了,但服务功能应该很强。这,或许是公立慈善组织的良好出路,也是在公众面前重塑形象,重新赢得信任,走出发展低谷的坦荡襟怀。 河南省 报纸新闻 名专栏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