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辈子省吃俭用积攒下6万元钱,巩义农村的66岁老人任先生打算存起来养老用。谁知到了银行后,被理财师一番“游说”,全部买成了保险,让他有苦说不出。 郑州晚报记者 石闯 文/图 一辈子省吃俭用,也就攒下这点钱 “这些钱来得很不容易,现在想把全部钱退出来,跑了好几趟就是没有结果。”昨日下午,在东明路与顺河路交叉口附近一银行网点门口,老任介绍情况时面容憔悴,既气愤又无奈,还忍不住地抹眼泪。 他是巩义农村人,和老伴来郑州给儿子照看孩子。“我给人家停车场看了几年车,一辈子省吃俭用,也就攒下这点钱。” 2月16日上午9点半,他拿着钱来到这家银行网点存款,在排队时过来一名女士,起劲地给他推荐一种“理财业务”。 “你们说的是保险吗?我不买保险,我是来存款的!”老任声明。 对方也没说推荐的是保险,而是强调比利息高些,“这是一种理财产品,还能分红,算起来比存银行里划算。” 就这样,一番“游说”下来,他糊里糊涂地将钱交给对方,并在单子上签了名。直到签完字后,他拿到手里一份东西,打开之后发现不是存单,而是某公司的一份保险单。 想取出本金被婉拒 记者从老任拿的一份凭证上看到这样一行字,“收益不低于一年定期”。 老任说,当时为了取得他的信任,对方一名工作人员还给他写了一个字条。后来,他从一些朋友那儿了解到,买保险有风险,心里担惊受怕起来:“这可怎么办?”老伴也不住地抱怨他,让他心急如焚。跑了几次想取出本金都被婉拒,让他欲哭无泪。 昨日下午,记者就此向这家银行的经办人员了解情况。对方表示,保险合同已经生效,如果任先生单方面毁约,执意办理退保手续,那么必然会承担较大的损失。 据记者了解到,其他银行网点也有类似情况,一些中老年储户分不清储蓄与理财产品的区别,也分不清银行人员和保险销售员的区别,只是听信受益高就购买,“被人为地打了擦边球”。 记者随后查阅了银监会出台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应合理授权营业网点代销产品的业务种类,对于具有投资性的保险产品应在设有理财服务区、理财室或理财专柜以上层级(含)的网点进行销售,严禁误导销售与不当宣传。并且,代理保险销售人员要与普通储蓄柜台人员严格分离。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