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41版:财经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伴随着美欧日不断加码的量化宽松政策和新一轮全球降息潮,全球资金流向发生改变。以短期获利为目的的巨额资金再度涌至新兴市场国家门口,中国正承受着新一轮资本大规模流入的巨大压力。 大量资本流入必然会推高相应资产价格,一旦资本流向发生逆转,获利后大规模集中撤出,势必引发相应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对“热钱”的定义和规模尚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量流入的国际资本中不乏以“套利”为目的的短期资本,其流向尤其值得关注。 短期资本大规模涌入中国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增外汇占款高达1.5万亿元,远超过2012年4946亿元的金额,创出历史纪录。此外,一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由去年四季度的200亿美元飙升至1018亿美元。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约1300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增幅。 金融专家赵庆明说,在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今年以来确实出现新一轮短期资本大规模涌入中国。但中国内地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以套利为目的的资金主要通过贸易、个人汇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相关外债等方式或渠道混入。 热钱通过各种渠道寻找高回报 自去年9月以来,我国结售汇数据已连续7个月顺差。一季度银行代客累计结售汇顺差1693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的1106亿美元。 赵庆明认为,通过贸易等途径进入的“热钱”仅仅是窝在账面上,以存款、银行理财和机构债券的形式就能稳赚利差和汇差。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说,单独区分热钱去向比较困难。但在赚取利差和汇差外,为追求收益最大化,这些资金往往会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更高回报。比如进入民间融资,可以轻易拿到10%以上的回报;此外,还会通过理财市场进入房地产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等。 加强管制抑制短期资本流入 “短期资本过度流入,一方面增大人民币换汇需求,使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由于短期资本主要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会造成经济繁荣假象,一旦资本集中流出,有可能造成人民币过度贬值,推动人民币资产贬值,冲击宏观经济。”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 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明建议,应加强资本账户管制,抑制通过贸易领域的资本流入;另一方面,央行应采取措施改变、分化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预期,抑制短期资本流入。 据新华社5月16日电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