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41版:财经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亲历巴菲特股东大会: 中国为什么难出巴菲特 2013年5月4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在奥马哈小镇举行。我亲历了本次股东大会,并且是唯一在专访现场的国内投资人。 在现场可以观察到,超过50%以上的参会者的年龄超过50岁,他们各自应该都有精彩成功的人生经历,难道他们是来听另外一个比他们还老的老头谈一些投资秘籍吗?有人带着十几岁的孩子,还有美国商学院的学生团队,他们也是来听巴菲特老人对今年证券市场看法的吗? 一位在华尔街工作多年的朋友告诉我,巴菲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他不仅仅是股神,更是这个时代美国精神的一个象征:勤奋、坚韧、成功、乐观、善良,等等。 他的投资陪伴可口可乐风风雨雨几十年;2008年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背书”过美国最伟大的投行——高盛;在美国政府内部对于启动内需争吵不休的时候率先押注在伯灵顿铁路;在可再生能源大潮涌现之初,其下属的中美能源大举投资光伏风能领域…… 大家都非常关注中国投资界是否会产生巴菲特式的人物,笔者个人持悲观的态度,孕育巴菲特式人物的土壤不存在——想一想我们现在的社会风尚、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人文环境,只会产生一波波行情的庄家、赢家和输家。奥马哈之行沉甸甸的感悟:投资上任何的机巧在时间面前是多么猥琐。价值投资不是藏在股市里面,是渗透在一个国家的文化当中的。 在奥马哈的股东会上笔者也碰到了很多来自内地的投资人,大家交流时听到的最多问题是:对中国股市的看法?某某股票是否买入了?某某公司是否会减持?如此这般有关“术”的问题,很少问及“道”。这些不仅仅是对巴菲特的误读,也是阻碍中国巴菲特式人物出现的绊脚石。 谷古股(旅居北美职业投资人,从业逾20年)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