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媒体评说

人民日报

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

如果说,当年一部《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曾让人们充满好奇,那么今天,“讨说法”已经成为社会口头禅。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任何社会行为一旦脱离法治视野,便不可能带来公共福利的实质增进,也难有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今天,如果说,“权利意识”的启蒙我们已经完成,那么“法治观念”的启蒙还在路上。既要“权利意识”,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中国青年报

699万毕业生就业难不只是观念题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就业乃民生之本。从全国而言,今年的应届生就业形势趋紧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每当遇到就业难题,总有专家教授跳出来谈“观念”、说“结构”,不从经济与市场层面求解,仿佛只要思想进步了,观念转化了,就业岗位就自然从天上掉下来了。还有人说,“90后”毕业生开始逐渐登上就业舞台,他们更关注性价比与价值实现,所以难免在就业的时候会出现“挑挑拣拣”,加剧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观念会对就业产生影响,但并非一转变观念,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就眼下而言,迫在眉睫的显然不在于观念说教,而在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研发、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4382 2013-05-22 00:00:00 三 无标题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