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日报 信息流动才能走出信任困境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公众、干部和百姓之间的信任频频出现问题。猜疑干部履历和提拔程序,质疑领导承诺和事件调查结论,逢官必疑,甚至已成一种思维定势。四川什邡、江苏启东等地引入产业项目,虽都进行了科学论证和环境风险评估,符合法律标准,但还是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其真实原因在于,干群之间信息占有不均衡,信息不流动、不对称,强化了公众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从某种意义看,现代政府治理就是一个信息传输、交流、反馈的沟通过程,而信息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顺畅流动,意味着双方在心理层面建立信任契约。如果干部故意掩盖事实、隐瞒真相、过滤信息,就等于是撕毁契约,必然造成干群信任危机,并引发社会与政治风险。 重庆晨报 大学生起薪低,并不意味着读书无用 近日,一项对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69%的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但是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比上年提高241元,增长11.8%。很多人认为大学毕业生薪金一定要比干体力活的农民工工资高,这一观念亟待转变。其实,无论从国家法律制度还是市场经济规律来说,都没有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应该低于脑力劳动者的说法。而恰恰相反,在一些劳动力不足的发达国家里,干体力活的“蓝领阶层”的收入普遍高于甚至远远超过白领。大学毕业生起薪低与农民工薪金较高是两码事,不应该相提并论。大学毕业生起薪低并不意味着“读书无用”,大学生就业不能只看“眼前的钱”,而应该积极地“向前看”。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