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郑州市“三大主体工作”巡礼之“走2/2013-05/31/A40/20130531A40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经开区努力打造幸福教育受到各界好评
经开区教育发展风生水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狠抓教育均衡 力促教育公平
经开区教育发展风生水起
经开区管委会崔绍营书记视察实验小学教学楼扩建项目
经开区实验小学东校区用板房建成的功能教室
郭思乐教授在对经开区中小学教师进行生本培训

均衡发展之关键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创新发展思路

追名校、上名校,成为当下不少家长及学生的真实写照,这也使得优质的生源和教育资源都向所谓的名校、好学校集中,结果造成弱者恒弱、优者恒优,特别是生源分布在各个学校差别很大。

为此,经开区提出,薄弱学校是区域教育整体提升的短板,必须克服短板方能整体均衡。为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经开区坚持实施“四个倾斜”政策:一是在教育经费拨付方面,对不足300人的小学校一律按300人的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二是在教学设施配备方面,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近4年来先后投入资金逾千万元对东部薄弱学校进行了升级改造;三是在教师编制标准方面,适当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编制标准,保证教学岗位需求;四是在教师待遇方面,实行薄弱学校教师绩效工资补贴制度,边远学校教师每月可多拿80~120元补贴。

经开区是一个经济非常活跃的区域,项目建设、合村并城等工作给辖区原有的学校带来很大影响。如何解决在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满足当前学校发展需要的同时,又不至于因投入过大造成将来拆迁浪费大量建设资金,这个问题让区教文体局的领导思考了很久。学校要发展,条件要改善;孩子在等待,家长在期盼。可以说,教育是一个等不起的工程,教育必须从今天做起。经过多方研究,教文体局决定创新思路,通过建设活动板房的形式来满足学校各种功能教室和乡村少年宫活动场所的需要。这种花钱不多,又能最大程度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板房应时而生,舞蹈室有了,图书室有了,音乐教室有了……一座座板房成为经开区各农村小学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经过几年的努力,经开区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不仅在校的老师能够更安心的教学,前来这里上学的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对此,经开区耿庄小学的一个学生家长高兴地说:“现在学校面貌改观很大,教学质量也很高,虽然地处农村,但孩子们一样能享受到优质的素质教育,我觉得我们的乡村小学一点不亚于城市里的学校。”

均衡发展之重点

加快新校规划建设 加大教育投入

学校资源是教育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经开区管委会根据区域人口增长情况,认真做好学校规划建设,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努力保持学校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同步或适度超前,近年来先后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了一批新学校,如区85中学、实验小学、朝凤路小学、第二中学、果园路小学等;第三中学、第四小学、瑞锦小学及一幼、二幼、三幼三所公办园目前正在办理各种建设手续,将于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另据了解,按照区管委规划,到2020年,仅在滨河新区就将建成7所小学。

只有学校规划到位了,布局合理了,建设及时了,当前教育发展的瓶颈“大班额”问题才会得到有效缓解。经开区朝凤路小学严格控制班额不超过50人,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小学也在逐步加大控制班额的力度,这使得很多学生家长拍手称快。

不论是增加学校网点布局,还是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教育经费的投入都是很重要的保证。据介绍,经开区2007年以来,年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等多项指标,拨款数额和增长速度均位居郑州市先进行列。如2007~2012年,经开区财政对教育的拨款依次为4204万元、4432万元、7143万元、11504万元、12759万元、20323万元,较上一财年分别增长16.1%、5.42%、61.17%、61.05%、10.9%、59.28%。2013年经开区教育财政预算额为29936万元,增幅达47.3%。

有了持续的经费投入,不仅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很快上了一个大台阶,更重要的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工作提供了经费支持,对于学校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

均衡发展之途径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倍增

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全市中小学在“十二五”期间85%的学校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验收达标。为此,经开区教文体局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各校达标验收时间节点,全区学校力争如期全部通过市级评估。目前,15所中小学中已有三所中小学通过市级验收,今年还将有三所小学申报验收。

为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经开区教文体局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区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的水平和能力。2010年、2011年,经开区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完成了教育城域网建设和辖区所有中小学校的“班班通”工程;2012年,区管委为全区中小学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为85中学等3所学校建成录播教室;2013年4月底,经开区所有中小学全部完成校园网建设。以上种种举措,进一步提升了经开区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水平。

在推动各校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校际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由此引发的择校热每年都会给政府、学校带来较大压力,也让很多家长为此怨声载道、疲惫不堪。

为解决这一问题,经开区教育主管部门一是加强学区制建设,把全区学校划分为5个学区,学区内实行“五级管理网络”和“五级教研网络”,围绕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学互助、教师研训协调、考核评价统一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促进了各校教师专业成长和共同发展;二是大力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和促进计划,先后通过采取扩能挖潜、强校托管、联合办学等方式,规划了新建第二中学与郑州一中合作办学、扩建实验小学和朝凤路小学、实验小学托管梁湖小学等9个优质教育资源倍增项目。同时,对未纳入倍增工程的学校开展全面培优提升工作,不断扩大辖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实现辖区教育事业高位均衡。

通过努力,经开区各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教学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区85中学在历年的中招考试中,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人数连年攀升;各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特色教育成果显著,受到其他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关注与称赞。

强校扩建挖潜、强校托管弱校、实行学区制管理、扶持薄弱学校建设……近年来,为了全面提高辖区学校教学水平,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均衡、优质、特色、创新”为工作指导思想,把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各方面努力,使得辖区学校教育水平、教学质量等全面提高,受到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郑州晚报记者

王赛华/文

通讯员 崔随庆/图

均衡发展之根本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教育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经开区教文体局就是这条路上的一个先行者。

说起课改,经开区教文体局唐保华局长有一套朴素的认识。他说,课改改什么?就是改课堂。课堂改什么?就是要改教师、改学生。教师改什么?就是要改“教”为“导”。学生改什么?就是要改被动为主动。他认为,只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激发、挖掘出来,学习才真正成为学习。

这种认识正好契合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于是,2012年年初,经开区教文体局确立了“践行生本理念,打造幸福教育”的课改思路,决定以生本教育为抓手,全面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短短一年的时间,通过培训、学习、实践到再培训、再学习、再实践,经开区广大教师在探索中积累了经验,在实践中深化了认识,在反思中得到了提升。一个个老师破茧成蝶,一个个学生脱颖而出,课堂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教学的本质得到了彰显,如今的经开区教育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都站在了同一个起点。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可喜的,变化也是有形的。这一切改变始于广大教师的“涅槃”。

经开区教文体局自2007年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紧扭着“教师培训”这把金钥匙不放。唐保华局长认为,校际之间的不均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为此,区教文体局坚持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和“名师引领工程”。据统计,仅2012年一年中,就有10000多人次的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正是抓住了教师培训这个工作重心,经开区东西部学校教师统一了教育思想,提升了教学理念,从而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拔高。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68252 2013-05-31 00:00:00 五 经开区教育发展风生水起KeywordPh狠抓教育均衡 力促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