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京报
地方环保局罚央企,做了该做的事
维护城市形象岂能靠炮制道歉信
山寨120横行,医德需急救
0614ghxx
0614nfnf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寨120横行,医德需急救

□钱兆成(媒体人)

拨打正规急救电话,却来了一辆假冒120急救车。近日,一次未能成功的转院,造成温州市民黄先生命悬一线。救护车为什么成了“送命车”,这里面引出重重黑幕:急救中心在“倒卖”危重病人?经查,“山寨急救车”隶属温州华侨骨伤医院,该院副院长吕爱莲在接受采访时笑答:我们是缺,缺管理。(6月13日《北京晨报》)

敬畏生命是最基本的医德,然而,在这起山寨120风波中,笔者丝毫看不到敬畏二字,满脸堆笑的副院长吕爱莲对可能致人死命的山寨事件并没当回事,只是轻描淡写地承认他们“是缺,缺管理”。

应该说这位院长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有关部门管理到位,山寨120也难以见缝插针。然而这只是外因,内因是一些本该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的血液中缺少慈爱和博爱的基因。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最基本的医疗伦理被某些医务工作者置于脑后。面对记者采访,副院长可以不泪流满面,但对患者生命受到威胁的事件,至少应该保持应有的尊重吧。这是最为基本的社会伦理规范,并不是不可企及的道德高标。实际上,医德的底线难以企及的,大多是社会基本伦理规范。

山寨120的司机们更是早已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山寨急救这种黑色交易链条竟然由来已久。据山寨救护车驾驶员介绍,一次从温州到杭州的转院护送费用是4000元,而驾驶员在灰色链条中不仅当驾驶员、“代表120”联系病人家属、同病人家属签合同,更负责寻找执业医师跟车,一人分饰多角色。

一个司机为了赢利居然可以分别饰演几个角色,这无疑是对职业缺乏敬畏的表现。职业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正是所有从业者的爱岗敬业,才构成了社会和谐的大厦。一旦缺少了敬畏,“心魔”便会乘虚而入。比如,长期重复劳动产生的厌倦、金钱拜物的诱惑等。一个司机撑起一条山寨产业链只是较为普遍的职业敬畏感缺乏的一个具体表征。

山寨120横行,缺乏的不仅仅是管理,虽然这种现象可以通过对医疗监管体系的完善来纠偏。然而一个人,丢失了敬畏之心,就难以正确对待个人欲望。这就需要对医德二字进行深层次分析。有医德自然会敬畏生命,一个人,如果常怀敬畏之心,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能恪守职业道德,都会遵守法律法规,就不会干出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事情,比如医德败坏的现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71290 2013-06-14 00:00:00 五 山寨120横行,医德需急救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