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了一份公证 她趴在老人嘴边一句一句记遗嘱 寻找 最美劳动者 中牟县司法局公证处 王晨 本活动由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和郑州市总工会联合主办 很多人以为,公证只是在公证书上盖个章的事儿;很多人不知道,公证员为了求证调查延长工作时间、放弃休息时间……而28岁的王晨就是他们中的一员。郑州晚报见习记者 蔺洋 文/图 趴在老人嘴边一句一句记遗嘱 2007年,才20岁出头的王晨进入中牟县司法局,成为一名公证员。本以为这就是一个坐办公室的工作,但实践起来出乎了王晨的意料。 2008年初,连续几天的冻雨,地面结了厚厚的冰。眼看到了年根儿,王晨接到了冯堂乡一个遗嘱公证的案子,但老人病危住院无法到场。“必须听老人亲口说出遗嘱。”王晨和同事坐车一个多小时,赶到离县城30多里的乡卫生院,“老人是癌症晚期,家人劝我别离得太近,可当时老人已经奄奄一息,我只能趴在他嘴边才能听见他说什么。”就这样,老人说一句,王晨记一句,然后又将遗嘱念了一遍,老人同意后按上了手印。 自愿放弃了一半产假 中牟县司法局局长张书增介绍,司法局公证处人员一直保持在4名,分成两组,“刚开始,一年最多接两三百件案子,可现在,还是两组人,案件量却翻了好几倍,每天平均要接3个案子,一年最多可能有1000多件。公证员们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有的送达公证和上门取证等外出案件,他们都是放在周末、休息时间办理”。 休息日、节假日不说,就连产假王晨也自愿放弃了一半。“王晨生完孩子3个月,因为处里的公证量太大,领导给她打电话希望她能先回来上班,以后再把假补上,王晨一口就答应了,补假的事儿却再也没有提起过。”王晨的同事告诉记者。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