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40种真假商品比比看
我市非遗传承人
聆听专家讲座
为了一份公证
她趴在老人嘴边一句一句记遗嘱
基础投入是保障 创新机制挖潜力
把机遇看作挑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投入是保障 创新机制挖潜力
——三份河南种粮大户夏收报告的启示

□新华社记者李钧德 张兴军

河南夏收结束之际,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从南至北走访一线种粮大户。通过对三份夏收报告的解读发现,在夏粮连年增产的背景下,继续保持丰产丰收的难度越来越大。未来保障粮食供给,既要持续加大投入,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也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释放农业生产潜力活力。

柳学友:“倒春寒”致减产

选好种子是关键

柳学友是河南息县彭店乡种粮大户, 从6月1日起,柳学友展开机收会战。没想到开镰第二天遭遇连阴雨,直到9日麦收才全部结束。

回顾小麦生长过程,老柳认为,除了这场收获前降雨影响了小麦品质外,影响最大的是三四月份的“倒春寒”。从周边村庄看,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减产。

“老柳说,今年夏收的减产敲响了警钟。为此,他提了几点建议: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打击非法种子;出台政策扶持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购买烘干机。”

胡海涛:种地打粮保丰收

高产创建是稳压器

49岁的胡海涛是浚县小河镇种粮大户,流转土地达1160亩。与别的种粮大户不同,他流转的地块多位于高产创建示范方内。

胡海涛说:“一般地块打粮食,好赖年景会忽高忽低,示范方就像稳压器,不一定年年增产,但旱涝保收,在这样的地块搞生产,心里有底。”

据了解,今夏胡海涛共收获小麦110多万斤,平均单产达千斤。这也是高产创建示范方的常年平均水平。

小河镇镇长孙天葆介绍,全乡10万亩耕地,其中高产创建示范方达7万亩。从2013年的夏收测产看,平均单产1160斤,比一般地块高出200斤。

李海洋:天不帮忙人勤快

转变机制添活力

李海洋是太康县毛庄镇农民,也是全县注册的首个家庭农场主。

2013年,李海洋共收获小麦1500亩,因为是与西瓜进行套种,折算后约1200亩。总产130多万斤,平均单产1100斤左右。

李海洋介绍,就全年小麦生长来看,“老天并没有帮忙”,最后取得丰收很大程度是因为“人努力”。

为避免减产,李海洋每块地最低浇了3遍。相比之下,很多普通农户采取了“望天收”的态度。有的尽管也进行了抗旱,但效率很低。

太康县农业局经管站站长李玉亭说:“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催生更多的新型经营主体,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释放农业生产潜力活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74632 2013-06-26 00:00:00 三 基础投入是保障 创新机制挖潜力KeywordPh——三份河南种粮大户夏收报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