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依法治国
今日关注
媒体评说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今日关注

水价调整需更加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

□杨兴东(媒体人)

当下不少地方的水价调整,基本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听证代表选拔机制、听证会程序设置等还有待完善。比如如果选出来的多半都是“举手党”,谁来为民代言?二是供水成本公开透明的问题,不少地方依然理不清。而要力避“超标吃喝招待费也计入供水成本”等状况的发生,必须依赖于更加公开透明定价机制的建立。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自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后,多地民众又“喜迎”了水价的调整。据7月4日新华网报道,近期,国内多地启动水价调整方案,计划上调或已经上调的包括上海、武汉、遵义和芜湖等多个城市。水价上调固然是趋势,但如何在涨价中尽量减轻居民负担,需要更合理的政策设计。

水价又调整了。在笔者的印象里,仅这两年间,一些地方水价已涨了好几回。开听证会、听取代表意见、涨价,几乎成了水价调整的固定模式。诚然,由于成本上涨、提升水质等因素,供水企业难以令水价保持一个恒定的水平。但过于频繁的水价调整,却让很多民众心生抵触。

原因何在?在笔者看来,关键还是因为尚未建立一种更加公开透明的涨价机制。为什么涨价?对哪些群体涨价?如何涨价?这些事关水价上涨所必须说清楚的事儿,不是一场简单的水价听证会就能承载。以上海最近的水价听证会为例,多数代表并不是不理解涨价,而是认为定价机制尚存缺陷,“多用多负担”导向也未确立。

从报道中可知,上海此次水价调整,第一档水价价格为3.5元/立方米,第二档为4.1元/立方米。这样的定价是如何出笼的?每一档的划分又有哪些依据?这些,民众都不得而知。同时,第一档的水价恰恰最能反映多数居民的日常需求,如果“阶梯”效应无法呈现,无疑使得借此引导人们节约用水的良好愿望,陷入“空中楼阁”。

问题不止于此。以上海为例,居民用水只占城市总用水量的40%左右,而工商业用水却占到60%。因而,应当在水价调整中,突出不同种类用水的价格差异,拉开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的价差。更为重要的还是,在供水成本公开透明的问题上,包括上海在内的很多城市,也未能做到做好。

避繁就简而言,当下不少地方的水价调整,基本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听证代表选拔机制、听证会程序设置等还有待完善。比如如果选出来的多半都是“举手党”,谁来为民代言?二是供水成本公开透明的问题,不少地方依然理不清。而要力避“超标吃喝招待费也计入供水成本”等状况的发生,必须依赖于更加公开透明定价机制的建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77985 2013-07-05 00:00:00 五 今日关注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