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术君落马”提振网络反腐信心
药企行贿,打苍蝇更要堵漏洞
靠红头文件卖水泥?
如何让先进立法成为打开铁笼的钥匙
人民日报
网络背后的“群体智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药企行贿,打苍蝇更要堵漏洞

□张枫逸(河南)

日前,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现已查明,作为大型跨国药企,近年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华经营期间,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7月11日《新华网》)

商务部提供的资料表明,在全国药品行业,作为商业贿赂的药品回扣,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行贿成为医药行业潜规则,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直接助推了药品价格的虚高,加重了公众医疗负担。以中标价格为基准,药品生产研发成本仅占10%,而商业贿赂成本高达60%。

作为在华规模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葛兰素史克行贿被查,体现了我国严厉打击商业贿赂的坚定决心,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据报道,受该事件影响,不少跨国药企已成“惊弓之鸟”,公司在华的合规问题成了他们的“紧箍咒”。不过,我们不可能指望某一个案的处理,就能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医药行业自此风清气正。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跨国药企在华行贿,说明我们的医药销售体系出现了问题。倘若蛋的缝隙依然存在,即使打掉一两只苍蝇,马上还会有新的围拢过来。因此,打苍蝇更要堵漏洞,在查处药企行贿的同时,有关方面更要深刻反思,针对暴露出来的深层次制度根源查漏补缺。

漏洞一,惩处过轻。正如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国内对于受贿行为的监管法律不比国外宽松,但具体到事实层面时却形同虚设,致使国内医药行业贿赂行为极为普遍。因涉嫌行贿和不正常营销,制药巨头西门子和辉瑞公司被德国美国开出13亿、23亿美元的天价罚单,反观国内,2011年浙江两家药企行贿国家药监局官员,仅仅被法院判罚金10万元。违法的风险有多大,守法的意识才有多强。只有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药企行贿的惩处力度,才能有效减少行贿行为。

漏洞二,招标失范。按照我国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办法,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必须竞价采购。然而,由于缺乏阳光透明和有效监督,医生的话语权过大,医药招标制度实际上已经沦为了某种程度上的回扣比拼,最终入围的不是药价最便宜的而是公关最到位的。遏制医药贿赂,就必须从消灭寻租空间入手。不妨效仿国外,引入保险公司等第三方介入,斩断寄生在药品上的利益纠葛,改变医疗系统“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0425 2013-07-12 00:00:00 五 药企行贿,打苍蝇更要堵漏洞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