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术君落马”提振网络反腐信心
药企行贿,打苍蝇更要堵漏洞
靠红头文件卖水泥?
如何让先进立法成为打开铁笼的钥匙
人民日报
网络背后的“群体智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如何让先进立法成为打开铁笼的钥匙

□晚报评论员 李记

据7月11日《新京报》报道:重度精神疾病可以让一个人突然变得可怖而陌生,在记者的采访中,无奈的亲人只能把患者关到自制的铁笼,或是请求警察把他关进监狱,又或是把他“遗弃”在精神病院。

这是一则让人读来倍感讶异和心惊的新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的数据显示,中国重度精神病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也就是说不到10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重度精神病人。而这个群体的救助方却显得“弱小”,我国注册精神科医师只有2.05万人,护士3万人,医患比例高达1∶84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救助所依赖的医疗基础设施,也显得“单薄”。即使在医疗条件领先的北京,精神病专科医院回龙观医院,等上一张病床往往要数月乃至半年的时间。

报道称,这样的“笼中人”,仅河北省便有约10万人。而全国约有1600万重症精神病人,其中10%有潜在暴力倾向,很大比例的这类病人成了“笼中人”。1600万人,这不仅是个庞大的数字,更是一个个本不该如此残酷的人生;1600万人遭遇这般冰冷的现实,显然不是一纸法律便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报道所称,尽管今年5月1日起,被称与国际接轨、获得广泛好评的《精神卫生法》正式施行,但因经济条件限制,家庭关爱不够,村落、社区对精神病人认知恐惧等原因,铁笼成为大量重症精神病人的最终“归宿”。

而没有记错的话,《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机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很显然,法律实施后,在和地方对接的过程中,先进的立法,遭遇的不仅是置若罔闻,更有各种各样不作为的理由和借口。比如在报道中,重症精神病人家属的无奈、关爱不够与“不配合”,被相关人士反复提及。现实问题还是,如果职能部门所有应该为重症精神病人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够满足期待并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不配合”?

报道称,社区精神疾病康复机构匮乏,是全国共性问题,比如目前河北还没有一家社区康复机构。很显然,由点及面地建立起社区康复机构网络,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既然《精神卫生法》已经实施,各地职能部门主导的这项工作,就应该快速启动,而非继续无所作为、冷眼旁观下去。因为,如果说重症精神病人家属,把自己的亲人紧锁铁笼,是“我们能有什么办法”的无奈之举的话,那么,打开所有被锁精神病人铁笼的“钥匙”,除了“与国际接轨”的《精神卫生法》,更应有各级各地积极创设条件、促使法律更好落地的务实作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0432 2013-07-12 00:00:00 五 如何让先进立法成为打开铁笼的钥匙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