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清水出芙蓉
善行由天
山有大树
f0625jm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有大树

山有大树

□尚攀

在长辈面前,我一向是矜持的。这矜持让我尽可能地避开与长辈们在一起的机会。即使在走上文学道路之后,父亲与文朋诗友的聚会,我总是以有事为由屡屡拒绝,极少参加。

然而,前不久我认识的一位师长,却改变了我。他,就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崎嵘先生。

在与陈先生不多的几次交往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长者对晚辈无私、博大的关爱与滋润,也感受到了一位高层领导对基层作者的尊重与认可。

我第一次主动约见了一位我敬慕的长者。那是一个周二,我刚来到鲁院学习的第十天。周二没课,我便给陈先生发短信,说想看望他一下。我有一种来自内心的冲动,非常渴望见到他。

那天早上,我打车到中国作协。刚走出电梯到拐角处,我就听见了陈先生的声音,办公室的门开着——他已经在办公室等我了。陈先生还把毛广程先生约了过来。陈先生很热情,先向我介绍了毛先生,然后又亲自给我倒了杯茶,完全没有领导与长者的威严,这让我很放松。

陈先生关切地问我在鲁院怎么样,适不适应这里的生活,还有学习上的一些问题。我们还谈到了陈先生最近发在人民网上的一篇关于网络小说的文章《网络文学不能以人民币为中心 要奇异不要怪异》。后来陈先生谈到了我创作上生活经验不足的问题。他说,你还年轻,生活经验太少,不能一直窝在家里写,一定要深入生活,去了解社会底层的真实情况,多关注社会边缘的人,包括这次到鲁院学习,就是一次很好的生活体验,你会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人,要好好体会。

陈先生最后嘱咐我,这次学习回去以后,一定要到基层去体验生活。

不经意间已快到九点了,我起身跟陈先生告辞,他从沙发上站起来送我,到办公室门口,我请他留步,但他一直把我送到了电梯的入口处。

“小伙子,你还年轻,好好加油。”挥手道别的时候,陈先生再次鼓励我。

初识陈先生,是一个多月前,陈先生带队赴河南调研当代青年作家的成长特点、生存状况等。作为本省年龄最小的90后签约作家,我有幸被邀参加调研的座谈会。那天,参加座谈会的人员,除了我熟悉的、一向对我关爱的李佩甫、邵丽、何弘、李静宜、墨白等老师和不同年龄段的十几位青年作家,就是陈崎嵘先生一行三人,另两位分别是中国作协办公厅秘书处调研员毛广程先生、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先生。

座谈中,我的发言屡屡引起陈崎嵘先生的关注。当我说了自己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工作,一直待在家里写小说的时候,陈先生立即表现出格外的关心。陈先生问我平日里怎么吃,怎么住,花钱从哪儿来,甚至还问到了谈女朋友和以后结婚的问题。陈先生了解到我成为签约作家之前花钱全靠伸手向父母要,建议我可以找份工作,告诉我工作与写作并不矛盾。

陈先生还向何弘院长询问签约作家的津贴费有多少,并建议再提高一些,给像我一样的作者创造更好的写作条件。最后,陈先生鼓励我,让我好好写作,一定要坚持下来。

中国作协一个副部级导,会如此关心一个基层作者。这让我颇感意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回忆起陈先生鼓励我的话语,都会热血沸腾,使我更加坚定、更加有信心地在文学这条路上走下去。

第二次见陈先生,是在鲁迅文学院“鲁20”的开学典礼上。那天发生了一件让我特别感动的事。开学典礼结束后,全班学员和领导、老师要到教学楼前拍集体照。我想趁机与陈先生打个招呼。离陈先生老远,我看见河南的另一名学员正与陈先生寒暄,陈先生问她:“尚攀呢?尚攀来了没?”当我听见陈先生提到我的名字时,顿时心中一暖。我马上小跑过去,陈先生问我感觉怎么样。那是我到鲁院的第二天,感觉一切都挺新鲜。我说,完全新的环境,感觉很新鲜,也很好奇,还有,北京太大了。陈先生笑着说,小伙子,真年轻。

拍完集体照,我与陈先生合影,他嘴里一直叫我小伙子,还拍着我的肩膀向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李冰等领导和老师介绍我,说我是这批学员中最年轻的90后作家。我听着心里暖融融的。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特别幸福,特别幸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2239 2013-07-18 00:00:00 四 山有大树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