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他们的“大学梦”
需要您爱心相助
郑州市公安局督察支队:
“四个强化”
落实警车长效管理
本报报道凄惨缅甸女
引来近百读者献爱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山里走出俩大学生
他:好想要一台笔记本
她:好想走出山村摆脱贫困
他们的“大学梦”
需要您爱心相助
田玉燕趴在床上学习
侯天宇在生火做饭

大山里走出俩大学生

他:好想要一台笔记本

她:好想走出山村摆脱贫困

他们的“大学梦”

需要您爱心相助

他们生活在半山腰上,住着窑洞或残破的砖房,每天要生火做饭,上学走4里山路才能坐上汽车。

今年,他们以549分(理),507分(文)分别被长安大学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录取。开学在即,高昂的学费对于贫困的他们,却成了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昨日,记者随郑州慈善总会周周行工作小组一行,来到荥阳市槐树洼村,采访村里的两位贫困大学生——侯天宇和田玉燕。

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王治

通讯员 宋海霞 文/图

侯天宇:好想要一台笔记本

在堆满柴火的院子里,一个胖小伙儿对着地上的灶台在吹气,看到记者的到来,才赶忙停下手中的活儿。他就是侯天宇,今年以549分的成绩被长安大学电子商务系录取。

“妈妈在近几年做了5次手术,身体不好,平时在家里种地或者帮别人带小孩,挣点钱贴补家用,爸爸在外面打工,加上卖粮食一个月平均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平时帮家里干点活减轻妈妈的负担。”侯天宇看着母亲心疼地说。

“如果不是我的病,家里也不会欠下几万元外债,也不会在小宇上大学时为学费发愁……”侯天宇的母亲袁久红流着泪说。

侯天宇告诉记者,除了学费,他最渴望的是有一台笔记本电脑。“电脑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可能很普通,对我来说却是‘奢侈品’,因为想学习电脑方面的知识才报了电子商务专业,而笔记本电脑是学习的必需品。”采访当中,侯天宇多次表达了他的心愿。

“小宇懂事,他从来不开口向我和他爸要东西,他知道家里的情况……”袁久红泣不成声。

田玉燕:渴望走出山村,走出贫困

走过一段凹凸不平的山路,三间窑洞出现在视野里,一个年轻的女孩正挑着水走在山间小路上。

这个女孩就是田玉燕,她今年的高考成绩是507分,报考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这路我都习惯了,每天上学我都要走4里的山路,然后才能坐上公共汽车。”虽然干的是重活,但田玉燕显然已经非常习惯这种劳动强度。

“我眼睛看不清楚,心脏也不好,一些家务活还得小燕来干。她父亲60多岁了,还在外面地里忙活呢,小燕上大学的学费就指着家里的几亩地。”田玉燕的母亲禹晓兰流着泪说。

田玉燕一家的收入主要来自卖粮食和家里那头老黄牛产崽儿卖钱,风调雨顺时一年能收入3000多元,田玉燕初中和高中期间的学费大都来自政府和慈善救助。

“大学我最想学的就是政治和法律,从电视上我知道,学好政治和法律就能当一名律师,有了工作也许就能走出山村,改善爸爸妈妈的生活。”田玉燕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而大学的学费却成了田玉燕一家最大的难题。

伸出援手

帮他们圆“大学梦”

侯天宇和田玉燕都住在槐树洼村,一个住着破旧的老房子,一个住着从半山腰掏出来的窑洞,他们的家中连一个像样的书桌都没有,唯一值钱的可能就是已经被淘汰好多年的电视机。

田玉燕告诉记者,她很想出去打工挣钱,但是母亲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她只得暂时放弃这个想法。

“等收到录取通知书,我就出去打工挣学费。”侯天宇告诉记者,只要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再大的苦他也能吃。

这两个孩子的“大学梦”需要您的爱心,如您能帮助这俩孩子,可拨打郑州慈善总会救助电话68665328。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85930 2013-07-31 00:00:00 三 他们的“大学梦”<BR/>需要您爱心相助KeywordPh大山里走出俩大学生
他:好想要一台笔记本
她:好想走出山村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