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0版:TOP汽车 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质检总局:“汽车三包”不会致车价上涨
■数据
后市场混乱需清理,法律法规亟待健全
■短消息
自主未壮大,还差零部件这口气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近六成中国汽车用户在自己车辆上发现过仿冒产品
后市场混乱需清理,法律法规亟待健全

基于目前1.3亿辆的汽车保有量,我国汽车周边市场即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和潜力之大可以预见。有人算了这么一笔账:一辆10多万元的汽车,每年用于车辆美容、养护和维修的费用在3000元以上,中高档汽车的各项相关费用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以比较保守的标准计算,仅汽车美容养护市场这块“蛋糕”,其每年的价值差不多就达4000亿元。

正是受这块大蛋糕的吸引,众多投资才涌入进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汽车养护行业仅一、二类企业就多达3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而且还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不断增长。但包括外资品牌在内,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在市场占据垄断性地位,整个市场集中度很低,基本处于群雄逐鹿的混战状态。与这种市场状态相伴或相应,是价格体系混乱、产品质量鱼龙混杂、企业诚信问题突出等弊病。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后市场发展滞后,是有着结构性问题的。比如,按照国际运行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应为1∶1.7,而根据现有数据,我国汽车零部件总产值却无法超越汽 车整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两者规模比例也仅为1∶0.7。除了零部件行业,在包括汽保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养护行业等在内的其他6个主要汽车后市场领域,中国市场的发展也都明显落后。

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一个必然性结果,是市场产品质量问题普遍,假冒伪劣现象严重。调查显示,近六成的中国汽车用户在他们的车辆上发现过仿冒产品。而近几年来,由于使用伪劣零配件而发生事故的车辆占到总事故车辆的13%。同时,由于许多消费者缺乏对汽配产品的判断,很容易被蒙蔽,权益得不到保障。分析人士认为,汽车后市场规模的过快增长正是以侵占优质零部件生产厂家及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健全,是中国汽车后市场滞后的另一突出表现。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汽车后市场基本上处于法规真空状态,在汽车维修、汽车配件、汽车美容、汽车用品等领域,不仅行业性质的指导规范缺失,甚至连质量标准和定价标准这样的基本标准都没有。法规标准不健全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后市场的整体发展。

对目前国内汽车后市场的现状固然要有所担忧,但还应保持乐观心态。毕竟中国汽车后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加强汽车后市场法制建设,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市场管理体系,促进市场秩序日趋规范,推动行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国质量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3570 2013-08-14 00:00:00 三 后市场混乱需清理,法律法规亟待健全KeywordPh近六成中国汽车用户在自己车辆上发现过仿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