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砖家调研”还不如几包“榨菜”?
卫生厅官员看一次病看出51条意见
公车经费缘何难以下降
张必清之后还有多少“大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砖家调研”还不如几包“榨菜”?

发改委的官员们最近“发明”了一个新词:榨菜指数。大意是,根据畅销全国的涪陵榨菜这几年在各地区销售份额变化情况,推断人口流动趋势。他们还根据这个指标,在起草《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时,将全国分为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两部分。

一般情况下,城市常住人口对于方便面和榨菜等方便食品的消费量,基本上是恒定的。销量的变化,主要由流动人口造成。8年来,广东地区市场份额明显在下降,而华中、中原、西北地区营业收入则大幅增长。而“榨菜指标”也得到了由国家统计局今年5月发布的《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的佐证。该报告称,2012年全国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回流趋势明显。

古人常说:见微知著。谁曾想关系到人口流动趋势,关系到全国城镇化政策制定的重大问题,几包小小的榨菜竟成了衡量指标。而且,通过与国家统计局做出的调研报告相对比,发现“榨菜指数”还挺准。不仅精准,而且简单易行,几乎不需要国家付出额外的成本。与某些高校、科研机构的项目组相比,这种研究方式,既不需要国家专项拨款,也不需要额外投入人力物力,甚至连形式主义地成立个开题仪式都不要。如果更多的领域,更多涉及国家政策的调研,都能采纳这样的形式,无疑能替国家省下一大笔科研经费。

少做点“秃子头上的虱子”式的调研结论,多给切实有成效、切实反映问题、提供问题解决路径的项目拨点款,这既替国家省了纸张浪费、经费浪费,也省了民众一天天被形形色色的调研迷了双眼。

“克强指数”也是简单明了的指标。李克强总理2007年任职辽宁省委书记时,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当时辽宁省经济状况。该指数是三种经济指标: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的结合。自推出后,受到花旗银行在内的众多国际机构认可。无论是“榨菜指数”还是“克强指数”,都是从宏观层面上挖掘现有统计数据的潜质,无需二次投入,从原始数据中就能得出结论。

时下,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个调研报告。背后有知名科研机构、名牌高校,还有不少与国际调查机构合作的。

到底有多少专家组调研,还不如对“榨菜”的分析有用?又有多少调研组打着研究的名义,把科研项目资金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带着老婆情人去海外旅游,考察当地风土人情了呢?当下,是时候对混乱的专家调研做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了。 □刘晶瑶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4054 2013-08-15 00:00:00 四 “砖家调研”还不如几包“榨菜”?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