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文化 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丈量幸福感
勺子和筷子
果树底下好乘凉
鸳鸯艳锦初成匹
七出三不去,五不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七出三不去,五不取

王国华专栏 野史新说

戏曲《马前泼水》中,崔氏逼穷汉朱买臣写休书。朱买臣提笔就写,“我妻崔氏犯‘七出’……”崔氏说,停,你这样写我还怎么嫁人啊?你就写自己没本事,养不起老婆。

什么是犯“七出”?为什么崔氏怕提这两个字?原来,在封建社会中,男人要甩掉老婆,提出七个理由中的任何一个,都算正大光明,而女人违犯了任何一个,都是自绝于社会。这七个理由出自汉代的《大戴礼记》,唐朝以后正式成为国家法律,被称为“七出”、“七去”、“七弃”等,内容分别为:一、“无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不出儿子,什么都别说,走人。二、“淫佚”。与其他男人有一腿。三、“不事舅姑”。即不孝顺公婆。四、“口舌”。即,东家长西家短,嚼老婆舌头。八卦女人在古代很受歧视的。五、“盗窃”。此处不是指偷盗,而是指藏私房钱。六、“嫉妒”。不是指嫉妒邻居和亲人,主指嫡庶不睦,大老婆嫉妒二奶,二奶不服三奶之类。七、“恶疾”,身染重病,或聋哑盲秃跛之类。理由是无法跟着全家人一起祭祀,其实就是……你懂的。

看得出,这是男权社会的条款。大概为保障女性权益,同时列了“三不去”——有如下情况,即使男方休妻,女方也可不走。这三条分别是:“尝更三年丧不去”,与丈夫一起为公婆守孝三年的,可以不走;“贱取贵不去”,原本很穷,后来富贵,想休掉妻子,不行。陈世美休想甩掉秦香莲;“有所受无所归”,娘家父母都已不在人世,回去后无处安身,可以不走。

以上说的是婚后状况,婚前的防范手段,还有“五不取(娶)”,主要看女方家庭,所谓“逆家子不取”。叛乱家庭的女子不娶;“乱家子不取”。爹妈有过绯闻,生活糜烂,不娶;“世有刑人不取”。祖上或父母受过墨、劓、宫、刖、髠刑者,不娶;“世有恶疾不取”。又见“恶疾”,家中有残疾人都不行;“丧妇长子不取”。这条最不可思议,如果你是家中长女,婚前母亲死了,你就嫁不出去。

这一条条的规则,令人越看越气闷。如今时过境迁,男权社会似乎变成了女权社会。在部分女性的意识里,原先的“七出”变成了“七有”,有房有车有钱有权有人脉还有要对她爱心有耐心,否则可以选择拜拜。“三不去”变成了“三去”,爹妈久活不死的,她离去;由富变穷的,她离去;男人摊了事,她离去。“五不取”改弦更张为“五不嫁”,同样是看对方的家庭。不是官二代不嫁,不是富二代不嫁,不是官三代不嫁,不是富三代不嫁,跟富二代官二代官三代富三代完全不搭边儿的,不嫁。不仅大S、李嘉欣之类的美女如此选择,连长相堪比芙蓉姐姐、凤姐的“美女”也这样挑来挑去。本以为妇女解放了,其实对男人的依附加强了,只不过由被选择变成了自主选择,最后还是靠男人吃饭。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8974 2013-08-30 00:00:00 五 七出三不去,五不取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