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养老制度改革需要“无知之幕”
个税下一步如何走?
“培养孩子独立性”不能剑走偏锋
诺奖得主不懂中国年轻人的忧与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培养孩子独立性”不能剑走偏锋

■街谈

辽宁沈阳的申女士和丈夫都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境非常殷实。她怕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宠坏了,就骗孩子说“不是亲生的,你妈早死了”。此后女儿变得十分独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骄娇之气消失殆尽,等到女儿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她才告诉女儿实情。(9月12日《现代金报》)

亲生母亲“诈死”13年,骗孩子自己不是“亲生的母亲”,只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亲生母亲这样的举动,良苦用心可以看得见,但举措的确不值得提倡。每年大学开学季,“独立性”培养的话题,总是热门词汇,各大高校也有不少措施,去培养年轻人的“独立性”。如清华拒绝家长陪同孩子报到注册,上海大学突然取消校车让孩子独自报到,等等。这些高校的行为,旨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因为眼下不少大学生,其“独立能力”的确让人难以恭维,进入大学后仍不会洗衣服、做饭的不乏其人。

现在的孩子独立性越来越差,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显然是必须之举。而如何培养,自然是举“尽可能之力”而为之。此时,学校、家长自然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于是便有了高校的各种举动,也有了亲生母亲“诈死”的行为。这些学校或家长的做法,的确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善意初衷毋庸置疑。

不过,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显然是个技术活儿,需要一定的技巧,不能剑走偏锋。遗憾的是,母亲“诈死”的做法,却是走了极端,尽管新闻中这位母亲的女儿独立性培养起来了,但这样的谎言对其人生会否有负面影响?会不会给孩子带去难以消除的伤疤?这些,都是存疑的。毕竟,母爱从来都是无法替代的,现在孩子虽然独立了,事业有成了,但她对自己的母亲,到底有没有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存在?凡此种种的疑问,均须直面。

更何况,母亲“诈死”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举措,是别的家长不能也不愿复制的。因为不是每个人的母亲“诈死”后,她们的孩子就会变得独立。因为除却独立性变强之外,另一种可能就是加速堕落。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坚强的内心,而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做法也千差万别,不可能有统一的方法,需要因材施教。所以,围观这名“虎妈”教育孩子独立性的方法,只为探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一些边界,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未知伤害。

科威特教育家穆尼尔·纳素夫说过:“独立能力是人生的基础。”诚如斯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仍是一堂必需课。不过,如何上好这堂课,不至于跑偏走歪,仍是大有学问的。母亲“诈死”无疑是剑走偏锋的“独立性培养”,更因为牵涉到道德伦理的争议,不值得提倡,更不值得效仿。 杨燕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02986 2013-09-13 00:00:00 五 “培养孩子独立性”不能剑走偏锋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