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阅读周刊书房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部压缩到能见骨头的小说”
这一次青山七惠叫人失望了
p16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这一次青山七惠叫人失望了
《紫罗兰》,(日)青山七惠著,竺家荣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版。

朱臼媒体编辑,广州

青山七惠的青春故事讲得太好,以至于从一个陌生异国的名字,到被中国读者熟知乃至被高频率地出版,只有短短几年。如今你看到印在书封面上的作者名字字号已经逼近书名的大小了,可见青山七惠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

但同为严肃作家和被读者新近广泛喜欢的作家,青山七惠跟雷蒙德·卡佛在中国所受到的待遇又不尽相同。卡佛更容易被评论成中国人一贯喜欢的苦大仇深式的作家,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履历也容易给人以这样的口实,甚至他身上的被生活打磨过的遭遇,也成了人们阅读小说时一种必然自我营造的噱头。而青山七惠的读者除了传统严肃文学爱好者,也不乏单纯的青春题材读者,比如校园文学或者郭敬明那一系列杂志的读者,同样会对青山七惠产生好感。

《紫罗兰》讲述了一个尝试写小说的、生活中非常拧巴的中年女性故事,当然视角仍然是一个女学生,你可以想象成这是青山七惠本人在十几岁时的一种观察视角以及可能遇到的故事。“雷米”是化名,真名叫紫罗兰,寄居在大学同学夫妇的家中,在他们女儿、女中学生“蓝子”(◇叙事者)的审视和观察下,她是一个可怜可爱的人,不爱工作,满脑幻想,喜怒无常背后还有复杂的感情经历。

“雷米”被大学同学因为怜悯而收留,她有过自杀经历,并且对周围环境有着强烈的冲突感,既让人感到不舒服、不理解,也对周遭发出了自己的不和谐之音。这种别扭和冒犯,是双方的。“蓝子”的父母都是日本正宗的中产阶级,过着正常无比的世俗生活,他们接纳并帮助“雷米”走出困境,让“雷米”像家人一般呆在家中,而此时年少的“蓝子”正值叛逆和情◇初开的中学生时代,她们成了某种莫逆之交,并在冲突和交融中完成了共同成长的经历。

已经中年还保持大部分时间单身的“雷米”和中学生“蓝子”成了亲密朋友,对此作者青山七惠给予的隐约解释是两人先后都是写小说的。“雷米”在大学期间和恋爱受挫被自己拘禁在家中时,都是以写小说来打发时间,她创作的类型和内容不得知,但的确一直在写;而年少的“蓝子”自从不经意间说出自己的梦想是小说家时,便开始鬼使神差地接近这个理想,小说中最后交代“蓝子”长大成人后,成了以写小说为职业的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03586 2013-09-16 00:00:00 一 这一次青山七惠叫人失望了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