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乡建受阻,于建嵘们如何介入公共生活?
被虚构的“雷语”与自我回避的讨论
医治楼市痼疾须触及财税改革
“台风罚单”折射粗暴的公共管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被虚构的“雷语”与自我回避的讨论

■来论

7日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统计显示,各条进京高速均出现较长的车辆排队现象,晚8时后进京车辆逐渐减少,进京高速路况“转绿”。从北京市交管局、交通委发布的消息看,高速上乱并线以及司机不专心驾驶,边走边拍发微信、刷微博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是高速拥堵的主要原因。(10月8日《北京日报》)

原本是一则寻常不过的交通信息新闻,却因为“司机开车发微信刷微博是高速路拥堵主因”一说,瞬间成为备受争议的火热话题。毫不意外,此等高见定然难逃被归为“雷语”的命运,然后被冷嘲热讽、被口诛笔伐,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似乎又一次,无辜受辱的公众,与不明就里的官方激烈碰撞。恰因为此,关于“堵车”话题,理性的公共讨论,已被纯粹的情绪倾泻所取代。

只不过,事实或许并非众人所见到和想象的样子。在该“报道”的原文内,交警的相关表述是“有的司机开车时精力非常不集中。堵车的时候玩手机、刷微博、发微信,一边走一边拍的人也不少见;再加上经常有人乱并线,后车一个不注意就撞上。”——字里行间的意思,与“司机开车发微信刷微博是高速路拥堵主因”,根本就是两回事。

不得不说,一些媒体断章取义的叙事方式,客观上造成了公众的误解。所以,这并不是又一例的“雷语”事件,而是“因不客观转述制造认知陷阱”的典型样本。当然了,针对此事,某些新闻机构反躬自省是一方面,除此以外公众也确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那种“不究原委,急于愤怒”的话语方式。须知,有效的意见表达,从来都是建立在厘清事实、诉诸逻辑的基础之上的。

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当不少人就“发微信刷微博致高速路拥堵”论大加鞭挞时,多顺带祭出诸如“官方治堵不力,城市布局不合理”一类的说辞——俨然一派“全然与我无关”的姿态!此类思维模式,侧重推责于人,而少有诚实的自我剖析,无助解决问题……其实,在不少公共事项上官方长久的作为不力,已成为民众避谈自身责任的最好理由。于是,多有相互指责,而少见各担其责。

事实上,发微信、刷微博与“高速路拥堵”是否有关联、有多大的关联,都是可以探讨的有趣话题,又何必急于将之对立化、情绪化呢?须知,在现实中,舆论场内一股来势汹汹的声讨浪潮,已然很大程度扼杀了“就事论事”、理性发声的可能性。而这,恰是令人遗憾之处:驾乘一方完全摆出无辜无责、拒绝被质疑的强硬架势,某种意义上实是关上了对话、商榷之门。

“司机开车发微信刷微博是高速路拥堵主因”,固然是极不靠谱的说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微信、刷微博于交通顺畅无害。其间种种因果关联,本是一个专业性、严肃的命题,绝非只言片语抑或万人同声的草率发言就可道尽。重要的是,整个社会要有直面现状的勇气与自觉,而非是以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态度彻底将自我观照、理性分析之路封死。

□然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07448 2013-10-09 00:00:00 三 被虚构的“雷语”与自我回避的讨论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