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4版:TOP学习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师在孩子面前
要摆正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师在孩子面前
要摆正好自己的角色

■有此一说

教师在孩子面前

要摆正好自己的角色

李文超(资深教育规划师、原河南财经学院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中心规划顾问):

教师对自己的子女不要要求太高,并且要考虑孩子的个人兴趣与爱好,切勿不切实际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会导致孩子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愿望。对一个可能成为优秀人才的孩子来说,需要具备的条件和素质,有和谐平等的家庭生活环境、批判性阅读能力、自主思维意识、自信心等。

包祥(艾瑞德国际学校总督学、端然教育创始人,曾构建了“家教八部曲”):

一个孩子能否成才或成为杰出人才,他的人文环境是众多要素里的决定性要素。在孩子生长过程中,作为第一人文环境的妈妈、爸爸是否能读懂孩子,让孩子自然生长,即尊重生命生长的规律,这很重要。许多教师虽然做教育工作,但没有真正研究、读懂孩子的认知、情感、毅力、习惯、合作等众多在其长大过程中,逐渐呈现的成为杰出人才的重要行为、现象。只会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孩子过早背上学习压力,产生了厌恶学习的心理,成为杰出人才可能性极其渺茫。

黄涛(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院长、教授):

“教书育人”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但“教师家长”作为双重角色难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明显区分开来,无形中把职业行为和习惯渗透在对孩子的培养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在成长中,品质、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习惯和修养等更为重要。教师要学会从自己教学的圈子中走出来,扮演好家长的角色,重新审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当好孩子成长成才的“导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1361 2013-10-22 00:00:00 二 教师在孩子面前<BR/>要摆正好自己的角色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