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4版:TOP学习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师在孩子面前
要摆正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网上热帖称教师子女优秀人才少
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当事人各抒己见,有认同,有反对

有网上热帖说,教师自己的子女能成为优秀人才的少得很,而且这些优秀的孩子还相对集中在父母是教研工作人员或学校行政的范围里,而真正一线教师的孩子实不多见。有人归因于一线教师生存压力大,工作量过大,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无形中令自己的孩子处于竞争的弱势。但事实又似乎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因素所致,而是身为教师本身对教育自己的子女存在许多的盲区。针对这个敏感而现实的问题,记者进行了一番深入采访,请一些身为父母的老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度剖析,他们教育子女有成功也有留下遗憾的,也许这些教育“经验”及教育人士的剖析,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们以启迪。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案例一:王老师,退休,82岁,孩子分别从事教师、公务员、商人等

目标早确定、家长很轻松

王老师不认同教师子女多数不成材的观点。认为主要在家长的引导,要早早为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孩子成才是早晚的事。

接受电话采访时,80多岁的王老师仍是大嗓门。“哪有什么教育心得,我当初怎样管你们,我就怎样管他们(指孩子)。”王老师是记者的小学老师。对学生很严格,当时全班30多个学生,全被他严厉批评、罚站过。

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能当上老师,他知道知识对一个人的命运太重要了。所以,王老师要求学生和孩子“作业要认真完成,好好学功课,每年要争取当上‘三好学生’”。

农村孩子放学后做家务、干活很普遍。但王老师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先做完作业,他回家再晚也要检查,作业错了或不认真,会从床上把孩子掂下床,让他们重新做。5个孩子成绩总是前几名,年年三好生。

为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王老师常在孩子干活很累时现身说法。同时,在孩子很小时就替他们定下“考大学吃商品粮当公家人”的目标。

有干活“累”的切身感受,有父亲有知识当老师的“甜”,王老师的孩子,除老大因家庭负担重早早务农,其余四个全考上了大学,并有很好的“前途”。

案例二:李老师,在职,50岁,独生女儿目前在美国读硕士

培养好习惯、自己规划未来

身为河南某高校国际教育部主任的李老师,在其女儿上初中时就帮她树立了出国留学深造的目标。高中时到国外留学,目前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职业规划是留国外或回国任外企高层。

师范毕业的李老师认同成为好老师的前提——先成为好父母的观点。他特别强调“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第一是阅读。他非常喜欢阅读,在女儿很小时就引导她阅读。有了阅读才会有思维,然后才有了女儿更远大的目标。

第二让孩子具有自主思维意识,与众不同意识,做到正向心理循环。

第三树立孩子自信心。这一点尤其重要,成功的人都具有自信心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第四是父母要平等对待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不能对孩子要么粗暴,要么娇惯。

在他看来,孩子的错其实都是家长造成的,从小没有培养好习惯。自己孩子因为有好习惯,眼界开阔,才能自己规划未来。

案例三:刘老师,在职,53岁,独生儿子技校毕业

称职尽责的班主任,孩子成了技校生

刘老师是高中语文老师。儿子上的技师院校,毕业后被上海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录用,成为一名技术师。

她认同网友“一线教师压力大,工作量过大,在时间上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孩子肯定处于竞争的弱势”这个观点。

刘老师已带四届班主任,每届从高一到高三。刘老师自称是顾了学校顾不了家。本来儿子学习不错,但因为自己当班主任后,早晨早早到学校,晚上10点学生上完夜自习后离校,到家后孩子要么已睡,要么在玩电脑。孩子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儿子吃不好也没人陪。自己管孩子的时间少,辅导时间少了,学习在初二下半年出现严重下滑。

“对孩子苦口婆心的开导过也打过骂过,但孩子就是不能回心转意。成绩从此再没上去。中考只够一般高中线。曾想过考个好的高中,也许住校后能在学习上出现转机,但孩子说什么也不想上。最后勉强同意上了技校。”刘老师说也曾不想当班主任了,但看到70多名带到高三的学生又心中不忍。

“如果能重来,我会想办法使工作家庭两不误。我相信教师同样能当好家长。”刘老师再次重复这句话。

案例四:欧阳老师,在职,37岁,女儿上初一,学习成绩一般,无自主学习能力

“专业家长”让孩子输在了竞跑途中

欧阳老师37岁,小学数学老师。女儿上初一,但学习成绩一般,无自主学习力。用欧阳老师的话“除学习外对什么都感兴趣”。

他认为教师的子女应该比其他孩子更早成材才对。因为父母有很好的资源与理念。

孩子两岁时,欧阳老师也加入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队伍中,女儿3岁时会识许多汉字,6岁认识近2000多个,背100多首唐诗宋词,在小学三年级前成绩不错,这让她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但谁知四年级后,女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爱玩,成绩下降,欧阳老师费了很大的劲也无济于事。女儿的小升初成绩一般,虽说通过努力上了一所不错的初中,但第一次考试成绩倒数15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我让孩子比其他孩子过早的背上学习压力。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反而害了她。”欧阳老师总结了自己的失误。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1363 2013-10-22 00:00:00 二 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KeywordPh当事人各抒己见,有认同,有反对网上热帖称教师子女优秀人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