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经济新闻能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八条”“京七条”“沪七条”,都是白条
券商并购何以潮涌
当下“互联网金融”
卖的是便利不是创新
1113jrrw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深八条”“京七条”“沪七条”,都是白条

■“领”悟市道

针对楼市“量价齐升”的态势,11月8日,上海公布了被称为“沪七条”的加强版调控措施,涉及信贷、限购等多个途径。在不到一个月时间,上海成为继深圳、北京之后第三个加码楼市调控的一线城市。

自2010年4月“国十条”颁布以来,这轮号称“史上最严的调控”至今已三年半了。我并没有看到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反而越来越高了。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以来,京沪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价上涨20%。10月份以来,北京、深圳、上海等地接连出手调控。目的不言自明,避免年底房价过快上涨。

这几年,在楼市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之下,一线城市的房价最不给领导面子。你说每平方米4万元高了,我就给你涨到5万元看看。这些城市无奈推出N条措施,却没有什么新意,不过是反复重申旧政。临近年末,一线城市调控“升级”或许有助于楼市短时“降温”,但以“堵”为主的“突击式”调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住房及房价问题。

思考未来房价走势,有几点不能不关注。首先是土地财政,其次是通货膨胀,再次就是城镇化。当不断上涨的高房价日益成为舆论焦点、百姓之痛时,人们越来越发现,除了享受暴利的开发商,高价出让土地的地方政府同样是大赢家。由此引发的“土地财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质疑。土地财政之下的地方政府,如果没有找到替代性的“钱袋子”,就难以对高房价痛下杀手。只要地方政府的卖地财政不取消,高房价就难以结束。何况,促使高房价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如房地产开发税费过高、土地出让金成本越来越高、原材料涨价、人口红利消失、营销成本上涨等。

这几年的楼市调控,不管是“国五条”,还是“深八条”“京七条”“沪七条”,多是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供给的问题。有效供应的相对短缺,一直是困扰热点城市楼市的一个关键问题。即使这N条措施反复提到增加普通商品房、保障房及用地供应,不过,到最后难免成为购房人无法兑现的白条。

事实上,房子真的很缺吗?我看未必,楼市倒是正在酝酿明显的过剩危机,房产泡沫已经形成。试想,如果都像房姐、房叔们那样动辄手握几十套房子,集中卖房套现,屌丝们接得起盘吗?屌丝们买不起房,并不说明房子少呀。

如今,市场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房地产政策走向抱着满腹期许,我也一样,请拭目以待。

徐刚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8361 2013-11-13 00:00:00 三 “深八条”“京七条”“沪七条”,都是白条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