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3版:文化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假做真来真亦假
小娇羞什么样
增值服务 为居者而为
面子和尊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面子和尊严

小声问问读者诸君:有没有从来没求过人的?我这样的草芥小民,也曾希冀过万事不求人,可事实证明这只是痴人的一厢情愿——除非是躲进桃花源里吃生鱼片啃桃子,否则谁能保证不到别人屋檐下打躬作揖?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涎着脸到贾府打秋风,因为自己知道十竿子打不着贾母的脚后跟,先去求周瑞家的当云梯往上引见。周瑞家的这么问刘姥姥:“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这样回:“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老狐狸哪能听不出弦外之意。周瑞家这样道:“论理,人来客至回话,却不与我相干……皆因你原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就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

周瑞家的之所以愿意为刘姥姥通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觉得刘姥姥把她当个人,给足了她面子。中国人把面子和尊严联系在一起。面子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尊严,它一方面代表了自己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地位。人们通过人情和各种社会交换手段获取、维护、提高自己的面子,也通过权力来确认和巩固自己的面子。

西方人也好面子。中国人非常注意维护在重要他人面前的形象,所谓“重要他人”,就是和自己有密切联系和利益关系的人,比如家人、朋友、邻居、同事等。而西方人重视的他人是“概括化他人”,也就是一般人都会对他们的人格形成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举例说明:在公园里赏花,中国人如果身边有同事或者领导,即使对花垂涎三尺一般也不会痛下辣手;但如果身边是不认识的人,说不定就要当一把采花贼。西方人则绅士当到底,人前人后一张皮。

别以为小孩不懂面子。儿童在三四岁时就能评价自己,从中体验到自豪或者羞愧。青春期是自尊水平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所以万不可把孩子当自己的私产,看着不顺眼就拎过来敲打一番。火候适中的敲打方能炼出纯钢,敲打的时间长了,孩子的心里就有了抗体,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要脸,想让他的脸发发红,得事先准备好十把透骨大锥子。

吴克成专栏 心理红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8459 2013-11-13 00:00:00 三 面子和尊严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