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文化 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段子VS隐私
想当一个兵
行即裙裾扫落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行即裙裾扫落梅

黄亚明专栏 时尚旧影

关于裙子的雏形,东汉末年刘熙撰《释名·释衣服》云:“裙”,“群”也,即把许多小片树叶和兽皮连接。相传四千多年前,黄帝即定制“上衣下裳”,人之地位不同则着不同颜色衣裳。那时的“裳”,就是裙子。

汉代上衣甚短,裙子甚长,其时裙子皆有皱褶。史载,赵飞燕身穿云英紫裙,裙裾飘飘;鼓乐声中,在太液池畔翩翩起舞,恰大风突起,身若轻盈的燕子被风吹起。汉成帝忙命侍从将她拉住,惊慌中却拽住了裙子。皇后得救,而裙子被弄出了不少褶皱。可是,起皱的裙子却比先前更好看。从此,宫女们竞相效仿,这便是当时的“留仙裙”。

宋代女裙瘦长得体,又缠足陋习盛行,三寸金莲步行难免重心不稳,摇摇摆摆,如弱柳扶风,故出门时多骑驴乘轿;且瘦紧的裙装上下颇多不便,于是开封的艺伎率先发明了一种新式旋裙。在裙幅前后各开一长衩,即可随双腿动作幅度的大小而自由开合。

综观裙史,唐代最能体现开放时尚之风。

长安的女子,爱穿低胸的襦裙,套上开襟的短褂,披起薄透的披帛,梳就高髻的发型,发髻还插满叮当作响、一摇一炫的头饰。她们雾鬓云鬟,娉婷婀娜,抚肩昵语,成群结队,无拘无束地嬉闹玩耍、宴乐交际,所过之处,香气盈盈,满街风流。正如孟浩然《春情》所咏:“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裙色可以尽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草绿等,其中似以石榴红裙流行时间最长。

天宝年间,杨贵妃异爱石榴花。每当榴花竞放,唐明皇即设宴于榴花丛中。贵妃酒后,双腮绯红,醉态妩媚。一天,君臣共饮,邀贵妃献舞助兴。可她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明皇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凡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使礼。于是,“跪拜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

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描绘楚天寥廓,美女骑士在蓝天白云下,桃花红艳中,艳如榴花的裙子在飘曳:“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这样的装扮,分明是T台秀上翩翩走来的当代模特。但那种雍容典雅飘逸脱俗之美,只能属于岁月深处盛隆无比的唐朝女子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18712 2013-11-14 00:00:00 四 行即裙裾扫落梅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