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7日,备受瞩目的复旦学生宿舍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根据被告人林森浩的供述,他与被害人黄洋并无严重冲突,下毒只是愚人节整人的巧合。这个略显荒诞而愚蠢的动机,引来社会舆论一片唏嘘。大学室友,本是彼此青春的美好见证,为何却变成生死两茫茫? “生死命案”原是愚人节整人的巧合? 27日一早,复旦投毒案受害人黄洋的家人和不少同学先后来到法院,庭审现场弥漫着沉重的气息。被告人林森浩交代了自己的作案动机。他表示,实施投毒“只是愚人节整人的巧合,想让他难受一下而已”。 今年4月,警方初步查明,被告人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室友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其将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室友黄洋于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后经医院救治无效去世。 27日庭审期间,林森浩在回答公诉人提问时,承认了是自己把“N-二甲基亚硝胺”倒入饮水机,“当时愚人节要到了,黄洋说他要整人,还拍着我同学肩膀。我当时想,那我就整你一下。”后来林森浩要去实验室,头脑里闪过之前“朱令案”最终没有破案,这给了他一个直接的刺激,“算是侥幸心理吧。”林森浩说。 为何室友间的小冲突会酿成大悲剧?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的有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中超过三成与寝室关系、班级同学有关。上海某大学学生康思培坦言,当前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来自学业、家庭、社会竞争的压力,常常让大家感到身心俱疲。“室友间的矛盾,说重了伤感情,说轻了又不听,不说吧自己难受。”复旦大学本科生郁松(化名)说,宿舍磕磕绊绊的情况很普遍,严重时还会分出“派别”。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黄洪基表示,常听到学生说有难解的“心结”,其实大都是日常小事,或仅仅是说不清原因的“互相看不惯”。“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宠着,进入学校后,面临激烈竞争,调节情绪的能力不足,造成宿舍里本不该有的矛盾。” 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殷啸虎认为,不可忽视社会问题在校园的积累和传导。“多年难改的应试教育,没有教会孩子们对法律的认识和遵守,更忽视教育学生对他人生命的尊重。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追求所谓的成功,年轻人可能连一时的挫折或打击都经受不住。” 据新华社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