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文化 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海宁皮草节大上海城开幕
自古英雄出野合
游泳
约指一双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约指一双银

汤唯版的火辣《色·戒》里,有个连环杀案,闪烁的戒指之光,居然是阴谋中的阴谋。王佳芝借“修耳钉”的名义,把易先生骗到暗杀地点珠宝店,在他笑着低头为她挑选戒指的一刹那,她突然心软,示意他快走。可惜,易先生也在执行反暗杀,当晚十点,暗杀团成员基本都被处决,包括王佳芝。他有点遗憾,这个女人真是“爱”自己的,可自己必须杀她。

为伊“约指一双银”,却成为王佳芝永远的“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人,不要轻易相信男人和戒指的鬼话。

比如西门庆大官人,在《金瓶梅词话》里,卓丢儿死后,薛嫂提亲,介绍孟玉楼顶空下的缺。西门庆听后,迫不及待,打选衣帽齐整,骑匹白马,带着小厮,去见小寡妇孟玉楼。“吃了茶,西门庆便叫玳安用方盒呈上锦帕二方、宝钗一对、金戒指六个,放在托盘内送过去。”这锦帕宝钗戒指是白送的吗?它是一份算计。算计孟玉楼的家产,“手里现银子,他也有上千两。好三梭布,也有三二百筒”。算计她的风流俊俏,聪明伶俐,能当家,会做针线,还能下棋,又会弹得一手好月琴。算计来算计去,金戒指貌似定情之物,究其实不过是以美丽遮脏的道具。

或者,她们可以,在奇幻里获得重生?范摅《云溪友议》里有个唐代书生韦皋。少时游江夏,与少女玉箫相识相恋。韦皋临回乡送给玉箫一枚玉指环,发誓少则五年,多则七年即娶。七年漫漫光阴流逝,薄幸的韦皋却不复再来,痴情的玉箫绝望悲呼,竟绝食而死。人们怜悯玉箫,就把那枚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入葬。多年以后,韦皋官运亨通,在西川任节度使,辗转得知玉箫死讯,悔恨,于是广修经像,以忏悔过去的负心。后来有人送给韦皋一名歌姬,名字容貌竟与玉箫一模一样,而且中指上有形似指环的肉环隐现,韦皋知道是玉箫托生,二人终以再生缘的形式实现了隔世的结合。是耶非耶?因为一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期盼,只好姑妄信之了。

隋代丁六娘《十索诗》唱:“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全唐诗》载华州王氏子妇的“戒指”诗,云:“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曾是多少女子的梦寐。戒指,是一种女性化的象征,是女子对世界的真情表达:粉红钻或粉红色珊瑚者,丰富浪漫;红宝石或红碧玺者,热情似火;蓝宝石或海蓝宝者,内敛沉静;祖母绿或土耳其石者,纤弱慵懒。但愿如此。

还是《色·戒》来得实在。在妙手空空招摇撞骗的老千面前,善良痴情的女人,对戒指,其意略等于“色,当戒之”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23980 2013-11-29 00:00:00 五 约指一双银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