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2版:TOP养生年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腿脚常麻木 问题或在腰上
狙击“腰突” “暖腰”很重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腿脚常麻木 问题或在腰上

下肢麻木这种现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常常碰到。对于这样的现象,大多数人都会视作受凉、过度劳累或者是坐久了等原因。殊不知腿脚麻木的根源未必一定在腿脚上,也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 郑州晚报记者 李鹏云 通讯员 费芳

腿脚麻木祸起“腰突症”

胡先生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平时身体一向不错的他,最近却突然出现了右下肢麻木的症状。“我想可能是因为长期开车太累了,可是休息了一周症状毫无缓解,且开始出现疼痛。”来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就诊后,最终被确诊为腰4-5、腰5-S1椎间盘突出。

“病人神经受压时间较长,从腰椎磁共振检查中已能看出神经很明显受压变形,需微创手术治疗。”该科主任周红刚说。“职业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像胡先生这种职业长期处于座位和颠簸状态,以致在驾驶汽车时,椎间盘内压力较高,在踩离合器时压力更是平时的两倍以上,长此以往就很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另外,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员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常客,这是因为在弯腰状态下,如果提20公斤的重物,椎间盘内的压力瞬间增大,相当于往腰上压了一头小象。

除此之外,一些“意外诱因”也会使得椎间盘的髓核突然突出,包括以下几种:如突然剧烈的咳嗽、喷嚏、屏气、用力排便等;又如弯腰时突然用力扭转(常说的扭了腰多指这种情况);还有的就是平时缺乏锻炼突然背了重物,这些情况都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镜下”摘除术 一招保健康

像胡先生这种情况,周红刚为他介绍了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开放手术,另一种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前者术后瘢痕组织容易造成椎管及神经的粘连,手术对脊柱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病人术后恢复时间长;后者则不伤及神经,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恢复快,术后即可下床行走,基本相当于门诊手术。胡先生果断选择了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结束,胡先生感觉右下肢麻木立即减轻。“经过一段时间配合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后,麻木会缓解或消失。”周红刚说。

“有一部分病人因为没有伴随腰腿疼痛的症状,就认为问题不大,以为是累着或受凉了,往往会简单处理,甚至不治疗,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周红刚说,由于腰部外伤、长期劳累、用力不协调、姿势不当等原因,会导致椎间盘组织退变、损伤、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被挤出,向后从破裂的纤维环处突向椎管内、压迫神经,从而出现腿部麻木、疼痛、无力、发凉、抽筋等症状。

腰突常“伪装” CT揪出元凶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的腿脚麻木症状,很容易同脑血管病变及下肢血管病相混淆。”周红刚介绍说,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麻木发生在单侧大腿或小腿,或伴有足部麻木;脑梗引起的肢体麻木通常出现在一侧肢体,还可伴有言语障碍、半侧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等症状;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也可让病人感觉异常有麻木、触电样感觉,但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且常常是对称的。

“如果经颅脑核磁及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排除相应病变后,应及时做腰椎CT或磁共振以便确诊。”周红刚说,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早期可采用推拿、牵引、打封闭等保守方法治疗,同时,病人还要改睡硬板床休息,以去除体重对腰椎间盘的压力,利于椎间盘的营养吸收,使损伤的纤维环得以修复,突出的髓核回纳,疼痛就会缓解或消失。

“然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一旦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神经根已被突出的椎间盘所压迫,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压处的神经根会逐步出现变性、受损,反应在症状上就会出现麻木加重,肢体肌力下降的情况。”周红刚说,此时再行手术摘除突出椎间盘,解除神经根压迫,神经也需要很长时间恢复,甚至极少数患者不能完全恢复。

该院在国内率先开展椎间孔镜技术,诊治患者数量最多,是国内首批椎间孔镜技术培训实践基地。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尤其是中重度椎间盘突出以及椎间盘脱出、游离等,对于青少年、高龄、肥胖、多节段突出、手术后复发以及合并其他病史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较开放式手术更有优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1348 2013-12-25 00:00:00 三 腿脚常麻木 问题或在腰上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