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文化年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易中天
团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蒋公的面子》
团队

提 名辞

“规规矩矩的东西根本不配称作戏。”《蒋公的面子》不仅不“规矩”,且直接杖击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软肋,表现出清醒、独立、自由的戏剧人格。蒋公宴请,去还是不去,给面子还是不给面子,三位民国教授的选择与人生,至今仍刺痛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照见浮躁虚假的现实。可贵的是,从剧本到表演,团队都呈现出了时下难得一见的高水准,是好戏,更是真戏。

传说

1943年,蒋介石就任中央大学校长前,曾请中文系的三位教授吃年夜饭。

论文

南大大三学生温方伊,以此传说为基础写剧本作为“学年论文”。

校园

2012年5月,《蒋公的面子》在南大首演。

公演

2013年,《蒋公的面子》在广州、深圳、北京等多个城市巡演。

知识分子

去不去吃蒋公的年夜饭,三种立场代表了左、中、右不同的知识分子。

虽然知道自己做了一个不错的戏,但《蒋公的面子》能被接受得这么广泛还是没有想到。现在北京、上海演了13场,都是座无虚席。其他城市包括成都、武汉也非常好,这也是没想到的。原来以为就是学校的老师、学生看看。

做这个戏,从艺术上来讲主要还是两个对话:一个想回答钱学森先生提出来的,为什么60年来中国没有培养出最拔尖的人?《蒋公的面子》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所有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需要一个思想自由的环境,即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民国时,虽条件艰苦,但这些人个性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应该说,整个人类科学的大进步都是跟人性的解放和个人主义的发展相关的。

另一个,我们则希望跟当代戏剧对话。最初虽然没想到这么好的结果,但我还是很清楚我们的戏跟现在很多“主流”戏剧的差别。我们完全是个人制作,追求个人发展,这是本质区别。现在中国大概每年有100个亿(元)左右用在各省包括中央政府的戏剧创作上,比任何国家都多。但这100个亿里,大概有90个亿都是政府的道德教育、政绩工程,艺术家、导演、编剧完全成为工匠。这就把剧做死掉了。100个亿花光了,但做得毫无意义。

所以我们的对话是非常直接的,当然它可能是不成功的,如果《蒋公的面子》不是这么成功,那这个对话就没有丝毫影响。但我会坚持这种对话,《蒋公的面子》不成功,我可以再做其他的,我始终坚持一个个人创造,一个个人的精神表达。

我年初给《蒋公的面子》巡演订的目标是1000万,现在演了130场,包括40场公益和半公益演出,其他90场,平均每场10万左右,算下来,毛票房离1000万也不远了。

我还是相信,中国当代戏剧最进步的力量就是票房。在商业戏剧发达的时期,会为了追求票房而放弃艺术。但在今天中国戏剧大多由政府制作的情况下,所有对票房的追求,在更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对艺术的追求。哪怕是对粗俗娱乐的追求,都要比那种虚假的道貌岸然来得进步。至于真正的艺术家来反对票房,则是下一步的事情。我就是希望通过票房来证明,真正的艺术是被欢迎的、被接受的,至于那些不被欢迎不被接受,卖不出票的东西,根本就称不上是艺术。

口述:吕效平(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蒋公的面子》导演)

采写:颜亮

《蒋公的面子》海报上一块写着“蒋”字的麻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5448 2014-01-10 00:00:00 五 团队KeywordPh《蒋公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