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晚报小记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晚晴社区托老站,老人家门口的“家”
10户人家获评“书香家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与社会零距离,与家人近距离
晚晴社区托老站,老人家门口的“家”
在晚晴社区托老站,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

2013年12月26日上午,室外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徘徊,晶华城晚晴社区托老站内暖意融融,几位老人围在客厅内,津津有味地看着《咱们结婚吧》, 护理人员不时地送上水果、茶水,还不时地询问老人要不要上厕所,想不想躺一会儿等。据悉,社区托老站是晚晴集团近年来在家庭养老模式上的一种探索,它既可以满足大部分老人不出社区,在子女身边养老的愿望,又解决了普通老年公寓离家远,子女看望不方便的难题。该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众多老人和子女的好评。郑州晚报记者 吴幸歌

■温馨提示

晚晴社区托老站,欢迎老人前来过年

临近春节,保姆走了,家人想要外出旅游,子女临时有事,我们的老人应该怎么办?晚晴社区托老站更多个性化服务静候每一位老人的光临。

春节期间,我们不仅为老人提供月托、周托、日托等服务,还提供临时托管等服务,只要家里有事,都可以将老人送过来,我们的工作人员将陪伴老人共同度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

咨询电话:56757199 15617599965 9615599

社区托老站,老人家门口的“家”

作为郑州市最早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民办福利事业机构,晚晴集团创业于1998年,其创办的晚晴山庄老年公寓曾一度受到老人的好评,但通过近年来的发展,他们发现,尽管他们在服务上、环境上狠下功夫,但仍有许多老人不愿去、想家、情绪低落。“他们更希望离自己的子女近一些,既不给子女增添麻烦,又能快乐养老。”

基于这些老人的愿望,他们通过对多地的考察,2012年10月,晚晴集团首家社区托老站在晶华城小区应运而生了。

郑州晚晴集团董事长曹红玲亲切地将这个社区托老站定位为老人家门口的“家”。“这个‘家’虽然面积不大,但配有站长、营养师、保健医生、护理人员等。设有阅览室、电脑房、心灵茶吧、书画室、康复理疗室、小餐厅等,不仅可以向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休闲娱乐、康复保健、居家养老等多种养老服务,社区里的老人闲来无事也可以来托老站看书下棋、品茶交友、健身娱乐等。”曹红玲说。

备受好评,老人争相入住托老站

据曹红玲介绍,该托老站一经成立,就广受老人的好评,曾经跟她在养老公寓住了七八年的老人们开始争相入住托老站,一些周边的老人也纷纷前来咨询。

家住风和日丽小区的刘奶奶年近80岁的高龄,她几乎住遍了郑州大大小小的养老公寓,但每次时间不长就以各种理由离开,在晚晴风和日丽小区托老站住下后,说啥也不走了。

刘奶奶说,虽然她有6个孩子,孩子们对她也不错,但一旦忙起来,所有的人都走了,就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家,心里特不是滋味。“在托老站,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出去晒太阳,护理人员的照顾也特别细心,特别好。”而最让她高兴的是,这个托老站就在他们社区里,孩子们每天上班、下班都能来看看她,这让她感觉特别的幸福。

刘奶奶的几个子女对这种模式也纷纷表示好评:“以前不去看是没有时间,现在住得近了,每天都可以去看看,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对此,曹红玲说,这就是社区托老站最大的优势,让老人在家门口养老,尽可能地为每一位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介绍,如果说老年公寓让老人老有所养的话,社区托老站除了让老人老有所养,更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更多特色,解除老人养老后顾之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目前,晚晴集团在风和日丽、晶华城、四季园等小区已有8家社区托老站,吸引近50位老人入住,另有多个站点正在筹建中。

据曹红玲介绍,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老人的逐渐入住,他们还将根据这些老人的性格、饮食、要求、护理程度等进行调配,尽可能地把每个托老站都建成一个有特色的“站”,然后根据老人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这个站点的老人基本可以自理,可以多举办一些户外活动。这个站点的老人全是糖尿病,在饮食上可以统一控制。”

“甘当天下爹娘的女儿,愿养天下儿女的爹娘”是晚晴养老集团一直以来遵循的服务宗旨。曹红玲说,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将以此为目标,着力为老人打造温馨舒适的养老环境,让更多的老人在这里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6408 2014-01-14 00:00:00 二 晚晴社区托老站,老人家门口的“家”KeywordPh与社会零距离,与家人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