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揭锅,面香四溢 嚼一口,满嘴香甜 老家在烟台,奔波近千公里赶在年前回到家,正好赶上老妈在家蒸过年的花样饽饽。 胶东地区餐桌上世代以面食为主,其中尤以民间花样饽饽久负盛名。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些好吃又中看的花样饽饽。若是婚庆之日,饽饽上各种花样更是层出不穷,精致喜庆。 揭开面盆盖布,面已经在温暖的炕头发酵好了,一股面香袭面而来。接下来是揉面,也是决定饽饽口感最重要的一步。“揉面最吃劲儿,揉得时间越长,做出来的饽饽才越有嚼劲儿。”老妈经验丰富地讲解。老妈奋力揉了将近一个小时,用刀切下一块面,指着细腻的切面说:“你看,基本没有气孔了,这样就差不多了。” 一个个普通的面团,在老妈团团摆弄下,已经成了饽饽的雏形。老妈仔细地把白粉均匀涂抹到面团上,“化妆”后的面团细腻光滑,蓬松轻盈,吹弹可破。 花样饽饽最重要的工艺是雕花。在面团里加入红、黄、绿、粉等各种颜色的食用色素,面团就成了雕花的基本素材。“雕花的面团要揉硬一些,太软了容易变形,还有要把颜色揉匀,否则蒸出来花里胡哨的不好看。”蝴蝶、金鱼、孔雀、牡丹、荷花……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雕花在老妈巧手下诞生,贴到饽饽上。老妈一边雕花一边哼着歌,得意洋洋。 老爸早已把锅烧好,饽饽上锅大火蒸45分钟左右,出锅啦!一揭锅面香四溢,嚼一口满嘴香甜。饽饽在锅里蒸裂了口,才算是上品,意思是饽饽笑了,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吉祥如意。出锅后的饽饽,还要用筷子蘸着红染料,盖上红彤彤的印记,饽饽马上有了精气神。 郑州晚报记者 路文兵 文/图 花样饽饽 食材:面 特点: 嚼着筋道 雕花漂亮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