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芦苇叶编制各种各样的动物、昆虫造型,是一种民俗技艺,如今鲜有人会此手艺。但这对于新密市米村镇的五旬农妇张素琴来说,不是难事。她能用芦苇叶编制蜻蜓、蚂蚱等10多种造型,每年正月里,到街上卖。 2月15日上午,新密市青屏广场附近,灯笼、气球,处处洋溢着元宵节的气息。别人都在卖玩具、鲜花,而张素琴却提了一大篮子用芦苇叶编制的蜻蜓、蚂蚱再卖。每个售价3元左右。 她的摊位非常简单,只有一个纸箱,里面放满了编好的蜻蜓等造型,它们看起来栩栩如生。除此之外,就是一大把芦苇叶和一把剪刀。她的手艺堪称一绝,在她的巧手下,不到5分钟,一片芦苇叶就成了栩栩如生的蜻蜓。 记者看到,那些用芦苇叶编成的蜻蜓黄中带青、清新朴实,栩栩如生,引来孩童和路人驻足观看。张素芹说:“俺用芦苇叶编造型已经好几年了,每年过年前后都会到街上卖。” “这个手艺看似简单,却非常复杂。它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还需要你有一双灵活、精巧的手。不仅如此,光滑轻薄的芦苇叶锋利无比,一不小心,就会被划伤。”张素琴的手上,布满了一道道被芦苇叶划伤的疤痕。 由于用芦苇叶编制的造型奇特、新颖,深受市民们的喜欢。半天的时间,张素琴已经卖了300多元。市民高先生说:“孩子们看着喜欢主要是因为好奇,大人们喜欢,因为它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 据了解,芦苇叶编织工艺作为一种民间技艺,历史并不久远,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用芦苇叶编制蜻蜓、蚱蜢等各类昆虫,在街头叫卖。此种情形,重庆、汉口、南京、上海等都市街头至今仍可遇见。 新密播报 刘客白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