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娱乐 重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影掌门人郭三平退休
原来,香港剧本创作编剧只是流水线上的一环———
其实,内地电视剧剧本“︷个人战斗”越来越少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其实,内地电视剧剧本“︷个人战斗”越来越少
1
2
3
4

看到这里,你—定会有疑问吧:内地电视剧生产环节,到底是先有完整剧本再开拍,还是像美剧、韩剧—样边拍边写?记者采访了几家行业内比较资深的电视剧制作公司,了解—下电视剧剧本到底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上接A12

质量上乘的编剧独立完成剧本,直接交活儿

影视公司相关负责入对记者透露:比如一部30集的电视剧,编剧可能会先交3000字大纲过来,比较详细的是交1万字,再好点的是交两三集剧本,给制作公司去看是否有兴趣。但对方也强调:现如今,编剧独立写成一个故事,被片方看中、拍成电视剧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有些编剧会在和制片方有充分沟通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剧本创作~~~因为这样的创作者能静下心来、剧本质量也属上乘,所以公司会很愿意签下这样的编剧,比如六六。但公司方也强调,这样的编剧太少了,很多稍有名气的编剧会组建工作室,自己出去拉活儿,然后由手下的小编剧来操刀写作。

剧本策划团队开会、开会,攒稿、攒稿

大的影视公司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剧本策划团队。有一部分会开圆桌会议,在现有的剧本中进行筛选,大家提意见、发言,将意见汇总,再决定要不要上项目。一位剧本管理入员告诉记者:“95%的外稿一看就不能用。很多编剧关起门来创作,根本不清楚市场要什么。剩下的5%也要费很大的劲儿调整。”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在一起聊,聊出方向和故事走向后,再进一步找编剧聊。

这些开会能确定的内容往往非常详细,不仅定下故事的大架构,甚至连每一集的大致内容和方向都能确定下来,每集都有分集大纲,然后找一个或几个编剧分工去写,比如你负责1~5集,我负责6~10集;有些则是你负责搭构架,我负责润台词。

对剧集和收视率进行定向分析,然后按标准找本子

还有些影视公司的剧本中心工作方式是借助数据的支持:他们会把一年中播出的电视剧按照收视率从高到低排名,对收视最高和最低的几部进行收视分析。哪一集哪个点的收视率掉下去了,哪里最高,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哪些题材、内容、桥段是观众喜欢的,哪些是失败的;然后根据公司的实力和擅长的类型去策划要拍什么,要写什么故事;最后在这个范围内筛选剧本。

他们也会通过类似方式对剧本进行评估,即看剧本中的桥段、故事逻辑是老套还是新颖,具备什么样的商业点,再大量翻看同题材同类型的剧,对比剧本评估优劣,拿出优化方案,再拿回到编剧那里改。这些进行剧本评估和策划的入通常都是相关专业毕业或者有一定编剧经验的,需要坐班。公司会要求他们做非常多的功课,如翻看同类片子,阅览国内外大量素材、小说,具备鉴别和提案能力。

找来腕儿编剧、能干编剧,进组边拍边改

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制片方请编剧写了剧本,但拿到稿子发现还不够成熟。而这时问题出现了:制片方和编剧签的约只要求让编剧改一次,或是该编剧的能力无法再对剧本进行修改和提高,这样,制片方只能临时找“剧本医生”来帮忙修改。剧本医生通常都是市场上现有的编剧,有的是通过关系找来的大腕儿编剧,可以修改得很好。有些是没什么名气的,但沟通能力强,可以综合导演和演员需要,进组边拍边改。

关于剧本医生的署名问题,要看合约的签订情况,有的署名,有的不署名。一位制作公司的负责入告诉记者:“临时请入修改剧本的情况现在很多。影视公司争上市,产量压力都特别大,大家都在拼命地拍,很多本子都不完整,又要抢演员档期,又怕到明年这类题材不再流行,所以仓促上马,只要有10集8集剧本就敢开机,边拍边写,或者拍完了有问题再补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2428 2014-03-18 00:00:00 二 其实,内地电视剧剧本“︷个人战斗”越来越少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