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TOP学习 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帮孩子踢好“临门一脚”,这是技术活
转变思考方式 转身争当学霸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最后一月备考,高三学生如何出色提成绩?
转变思考方式 转身争当学霸

每年高考后,失败了的学生十有八九都恨自己不够努力。的确,再牛的学霸也不过是学出来的,再低的分数也一样可以提高。那么,如何才能在最后一个月的备考里成为一名出色的学生?在高考中成为笑到最后的一个?就此记者走访了相关人士请他给我们做出专业指导。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方法决定成败 研究做题方法、解题入手点的,才是考生

“方法决定胜负。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复读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最后一个月需要的是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绝非量的单纯积累。”联大教育集团中学部教学督导龚秋生说,要想成真正的学霸,必须在学习和考试两方面同时有技巧。

经常有同学困惑:“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了,成绩却不见提高?”对此,龚老师认为,最后一个月,思考方式必须从“学”转变成“考”。考和学的最大差异就是面对题目时候的“思维方向”,看问题的角度。思维是可以点拨、可以训练的。研究做题方法、解题入手点的,才是考生。

想当“学霸”,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中首先要做好头等大事——整理学科知识体系、训练各科解题思维和临场答题技巧。

给知识做减法 最少、最精、最有效地应对高考

实验中学王老师建议学生,最后一个月一定要在每个学科找到一个做减法的策略,这样才能摆脱题海,找到解题的本质和规律。从知识层面来说,就是抓住核心考点,数量上只占所有考点的20%,但分值却占高考中的80%;从学习方法来说,就是找到一条贯穿学科知识的线索。比如语文学科,有没有一条线索可以串联考试中的各种题型呢?

比如“墨守成规”,为什么是“墨”而不是“默”?因为这个典故讲的是“墨子守成规”。第二步:从词语到语法结构。这个短语在语法上是主谓结构。由语法结构知识我们可以判断“看了《中国好声音》,得到很大收获”的语病为缺主语。第三步:从语法结构到表现(修辞)手法。阅读理解中,有些句子是不符合常规的语法顺序的,如“大家都注视着这位新同学,高高的,瘦瘦的”,跟常规表达不同,原来采用了倒装手法,作用是强调。第四步,从分析到运用。如“秋风萧瑟,月落残云。我的城头飘扬着秦国的旗帜,我的宫殿飞扬着秦国的歌。”这便是佳句。

标准化与客观性

寻求解题的标准化思维过程

王老师认为,学和考谁都无法取代谁。比如,我们使劲背单词也未必能让我们英语考满分。相反,我们掌握了英语的答题思维,却能让我们即使看不懂原文,阅读理解却全做对了。

面对一道试题,学有方法的学生思考步骤通常是:题目需要我们求得的是什么;要求得这个结果,需要哪些条件;题干给出了哪些条件,与顺利解答该题还缺少什么;缺的这些条件如何找到。解题的标准化思维过程就出来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5247 2014-04-29 00:00:00 二 转变思考方式 转身争当学霸KeywordPh最后一月备考,高三学生如何出色提成绩?